字词 | 岗梅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岗梅根 【名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概况】: 异名 秤星树(《广东植物名实图考》),白点秤(《湖南药物志》),土甘草、秤杆根、金包银(《南宁市药用植物志》),点秤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七星蔃、山梅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基源 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梅叶冬青的根。 原植物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Hook.et Arn.)Champ.ex Benth,又名假青梅(《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 历史 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33秦皮条中,称“湖南呼称星树,以其皮有白点如称(秤)星,故名”。按上所述,并观其附图的形状,即应为本种。 形态 落叶灌木,高2~4m,根黄白色,味先苦后甜;有长枝和短枝,幼枝被微柔毛,枝条圆柱形,紫色,具明显椭圆形白色皮孔。 叶柄长6~10mm,叶片膜质,互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1.5~3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至钝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表面深绿色,无毛或在脉上被短毛,背面淡绿色,无毛,叶脉羽状,侧脉每边5~8条,主脉在下面隆起。花小白色,单性,雌雄异株,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或鳞片腋内,4~5数,花萼直径2.5~3mm;雌花:单生于叶腋,4~6数,花梗纤细丝状,长2~2.5cm花萼直径3mm,有缘毛。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5~6mm,成熟时黑色,具4~6枚分核,分核背部有深沟槽。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42页.图30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或路旁林缘。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菲律宾也有。。 【生药】: 采集 秋、冬季采挖,晒干,或切片后晒干。 鉴别 性状 根切成近圆形片、段或类长方形块,直径1.5~5cm;表面浅棕褐色或浅棕红色,稍粗糙,有细皱纹、细根痕及皮孔。外皮薄,不易剥落,剥去外皮处显灰白色至灰黄色,可见较密的点状或短条状突起,质坚硬,不易折断,断有微细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后甘。以质坚、色白者为佳。 显微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中柱鞘为多数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呈长圆形或类方形,直径20~50μm;壁较厚,有纹孔。 韧皮部狭窄,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呈单行或2~3个排列,直径40~70μm,木纤维发达;射线宽2~10数列细胞,径向延长,有壁孔。木质部可见由1~2列扁平细胞形成的生长轮。 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395页.图294)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含鞣质。 参考文献 天然彩色台湾草药1981;3:99 【药理】: 岗梅注射液(水煎醇提,5g(生药)/ml)0.2ml对豚鼠离体心脏有增加冠脉流量及心收缩作用[1]。 2ml/kg iv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T波高耸有降低作用,对S-T段偏移及节律紊乱亦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其作用机制推测为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氧,从而使心电图得到改善[2]。 参考文献 [1] 医学研究资料 1973;(1):26 [2] 医学研究资料 1973;(1):29 。【药性】: 性味 苦、甘,寒。 ❶ 《岭南采药录》:“苦。” 功效 清热,生津,活血,解毒。 主治 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 ❶ 《生草药性备要》:“杀螆,理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江西《草药手册》:“治头目眩晕:岗梅鲜根60g,臭牡丹根30g。水煎服。” ” 单方应用 ❶ 江西《草药手册》:“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岗梅根30g,水煎服。” 食疗 ❶ 《岭南草药志》:“治痔疮出血:岗梅根240g,去皮切碎,煮猪肉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