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戴叔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一作调笑令)
(词)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共(一作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登进士第。早年拜萧颖士为师。大历中为盐铁转运租庸使刘晏所辟,主运湖南,后为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有政绩。其诗题材较广泛,如《女耕田行》、《屯田词》揭露农村矛盾,《边城曲》、《塞上曲》表现边塞生活。此外抒写羁旅情怀的作品深挚动人,山水景物诗亦多清新可诵之作。原集已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

☚ 张志和   陆羽 ☛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说字次公。润州金坛 (今属江苏 )人。历任东阳县令、抚州刺史、容州刺史、兼容管经略使等。有一定治绩,史称 “清明仁恕”。其诗主要以反映农村生活见长,可视为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先导。司空图在 《与极浦书》 中曾援引过戴叔伦的“诗家之景,如蓝田玉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的话,对后人影响较大。

☚ 题僧明惠房   晖上人独坐亭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官至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贞元五年卒,年五十八,权德舆为撰墓志铭(见《权载之文集》卷二四)。《新唐书》、《唐才子传》有传。《唐诗纪事》亦有所记载。戴叔伦工诗,有《述稿》十卷,已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全唐诗》编其诗为二卷。所传词一首,见于《乐府诗集》卷八二、《全唐诗》卷二八、卷二七四的,题为《转应词》;见于《全唐诗》卷八九○的题为《调笑令》,注“即《转应曲》”,反映边地戍卒对长期戍边生活的愁怨。

☚ 张志和   刘长卿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

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郡望谯国(今安徽亳州)。初师从萧颖士,以文学政事见称。登进士第。入刘晏盐铁转运使幕,为湖南、河南转运留后。自秘书正字三迁至监察御史。德宗建中元年(780),以监察御史里行出为东阳令。嗣曹王李皋辟入幕中。皋讨李希烈,留其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有政声。贞元元年(785),封谯县开国男,加金紫。贞元二年,辞官,离抚州。贞元四年,授容州(今广西容县)刺史,兼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世因称戴容州。贞元五年,上表请度为道士,卒。叔伦工于诗,认为“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时天彝称“大历后,李纾、包佶有盛名,叔伦、士元从客其间,诗思逸发,于绮丽外仍有思致,非馀子所及也”(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引)。贺裳称其《女耕田行》“语直而气婉,悲感中仍带勉励,作劳中不废礼防,真有女士之风,裨益风化。张司业(籍)得其致,王司马(建)肖其语,白少傅(居易)时或得其意,此殆兼三子之长先鸣者也”(《载酒园诗话·又编》)。施补华以为其《三闾庙》“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岘傭说诗》)。高仲武则谓“其骨稍软,故诗家少之”(《中兴间气集》卷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述稿》十卷。《崇文总目》著录《戴叔伦诗》一卷。《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续拾》补诗一首,断句二。《新唐书》卷一四三有传。权德舆有《唐容州刺史戴公墓志铭》。事又见《唐诗纪事》卷二九、《唐才子传》卷五等。今人傅璇琮有《唐代诗人丛考·戴叔伦的事迹系年及作品的真伪考辨》,蒋寅有《戴叔伦简谱》。

☚ 顾况   于良史 ☛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唐代诗人。少避乱迁居鄱阳,后出任新城县令。大历四年,督赋于荆南。建中元年以监察御史里行出为东阳县令。后入湖南、江西幕府。贞元元年任抚州刺史,颇有政绩,封谯县男,迁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后上表请为道士,不久病卒。原有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全唐诗》编其诗为二卷。
索引:戴叔伦,幼公、次公。

戴叔伦

叔伦之为人,温雅善举止,无贤与不肖,见皆尽心。……其诗体格虽不越中 (格),然“廨宇经山火,公田没海潮”,亦指事造形。其骨稍软,故诗家少之。(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上校文)

司空图记戴叔伦语云:“诗人之词,如兰田日暖,良玉生烟。”亦是形似之微妙者,但学者不能味其言耳。(叶梦得《石林诗话》)

(叔伦) 赋性温雅,善举止,能清谈,无贤不肖,相接尽心。工诗……诗兴悠远,每作惊人。(辛文房 《唐才子传》卷五)

幼公未致羽仪之节,早收兰玉之誉,修辞合节,精研太始,亦可谓难士矣。夫太始之音,词以情胜,音以调谐。幼公情旨余旷,而调颇促急,要之含气未融,心无流润,故虽工于斫练,而寡于华要矣。(徐献忠《唐诗品》)

幼公以下,说情渐细。格律之累,正坐此境。(顾璘《批点唐音》)

《女耕田行》曰:“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牛无人不及犁,诗刀砍地翻作泥。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聚嫂。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惟见土。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此诗语直而气婉,悲感中仍带勉厉,作劳中不废礼防,真有女士之风,裨益风化。张司业得其致,王司马肖其语,白少傅时或得其意,此殆兼三子之长先鸣者也。(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近体诗亦多可观,如“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对酒惜余景,问程愁乱山”、“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语皆清警。(同上)

高仲武谓叔伦骨气稍轻,晁公武谓唐史不称其能诗,正以少其绵弱。然尔时诗格日卑,幼公己云矫矫,愚不能人云亦云也。(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一)

大历五言皆行而不迫,幼公后出,气调为小变,顾情来之作,有不自知其然者。(乔亿《大历诗略》)

容州七律,大抵风华流美,而雄浑不足。五律尚不甚觉。(纪昀 《瀛奎律髓刊误》 卷二四)

容州七古,皮松肌软,此又在钱、刘诸公下矣。(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

戴容州尝拈“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之语以论诗,而其所自作,殊平易浅薄,实不可解。(同上)

其源出于沈休文,选韵笙和,谐音玉节,清歌平调,亦复睦耳关神。七言古风,如月林虚籁,晴霄霞绮,自然清丽,不杂微尘。五律高言壮阔,情语婉绵,在孟襄阳、刘随州之亚。(宋育仁 《三唐诗品》)

诗清新曲雅,而不涉秾纤。乐府如《巫山高》等篇,颇似长吉,与叔伦不类,其误入者欤? (丁仪《诗学渊源》卷八)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官至容管经略使,后上表请为道士。《全唐诗·附词》录其〔调笑令〕,清陈廷焯《放歌集》卷一云:“爽朗”。

☚ 张志和   韦应物 ☛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贞元年间进士,曾入湖南、江西节度使幕府,迁抚州(州治在今江西临川县)刺史,官终容管经略使。史称“其治清明仁恕,多方略”。晚年辞官,上表自请出家为道士。戴叔伦诗名很大,写过一些边塞诗和同情民间疾苦之作,其抒情写景的小诗真挚深婉,清新可喜。他的某些诗篇构思新颖,用词秾丽,对后来的诗人如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等人有一定的影响。五言律诗写景刻画细致,抒发情思婉转尽意,代表他诗风的是写景抒情诗。戴叔伦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故其诗以委婉清丽见长。
《全唐诗》录其诗二卷。《新唐书》卷一四三有传。

戴叔伦732—789

唐诗人。字幼公,一说字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曾任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诗以反映农村生活见长,《屯田词》、《女耕田行》对农民艰苦颇多同情。其寄怀写景小诗,语言清丽,婉转真挚。论诗提倡余味远韵,主张“诗家之景,如兰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对宋、明以后主张神韵、性灵的诗人产生过影响。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

戴叔伦732~789Dai Shulun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Works: An Woman Tillin g the Fields,Lyric of Farming the Wasteland,Song of the Oars of the Lan Brook,etc.

戴叔伦732—789

唐诗人。字幼公。金坛(今属江苏)人。贞元进士。曾任抚州刺史、容管政略使,颇著政绩。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写农村生活,代表作有《女耕田行》、《屯田词》等。有《戴叔伦集》。

戴叔伦732—789

唐诗人。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曾参湖南、江西幕府,后为抚州刺史,有政绩。迁容管经略使。晚年自请为道士。他的《女耕田行》、 《屯田词》等作品真切地反映了战乱之后的民间疾苦,明人辑有《戴叔伦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