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成都教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成都教案近代四川教案之一。1895年5月28日,夏历端午节,成都人民在东较场举行 “撒李子” 竞戏,活动结束分别回家。有一群人路过四圣祠北街福音堂,正遇外国传教士带小孩回家,出于对 “洋娃娃” 的好奇心理,人们停步观看。加之当时盛传教堂里有洋人拐骗中国儿童取双眼制药的事,人越集越多,传教士连开两枪想驱散人群,却顿时激起群众的旧恨新仇,成千上万群众闻讯纷纷赶来,当即捣毁福音堂、诊所和教士住宅。成都、华阳 (今已并入成都市) 两县令企图阻止群众打教,反而官轿被打毁,县官被羞辱。入夜,一洞桥的天主堂、育婴堂和教士住宅被捣毁。接连两日,民愤激昂,成都各处教堂、诊所和教士住宅先后被捣毁。传教士和其他外国人被清吏接到华阳县衙门内保护起来。打教很快波及川西、川南十余州县,群众蜂起响应。全省计毁基督教堂30处,天主教堂40处。案发后,英、法、美派8艘军舰至长江各处示威、恫吓,各国公使联合向清王朝提 “抗议”,并要求惩办高级地方官员。清王朝无不遵命照办,将四川总督刘秉璋、候补道周振琼、成都知府唐承烈及华阳、乐山、灌县、大邑、冕宁、新津等知县10余人革职,杀害朱瑞亭等6人,军流枷杖17人,赔偿成都各教堂银70万两,川南法国教堂银21万两,四川所有英、美各教堂银10万余两。此次教案发生于甲午战后,又爆发于四川中心,打破了四川发生教案的地域格局。一地举事各方响应的特点显示四川教案进入新阶段。 成都教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端午节,四川成都举行掷果会,英美传教士将掷果小孩捕入教堂,后又扣押三名交涉者。民众焚毁教堂及教会医院,主教林杭受伤,斗争遂波及乐山、宜宾等十一县,计毁教堂七十余处。结果总督刘秉璋及有关知府、知县摘顶,民众被处死六人,并赔教会银百万余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