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成本加成定价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

在产品单位成本基上加上一定比率的利润加成的定价方法。生产企业采用的加成比率一般以单位总成本为基础,即产品售价=单位总成本×(1+加成率);而商业企业通常采用的加成比率是以售价为基础的,即产品售价=单位总成本/(1-加成率)。这种定价法的关键是加成率的确定,各种不同商品的加成率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季节性商品、名牌商品、周转慢的商品、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加成率较高。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点是:(1)计算简单;(2)企业可以在一定的需求水平下实现预期的利润;而且只要成本不变,在市场需求变动时,也可以保持售价不变,因此被认为是对买卖双方都公平合理的。然而这种定价法却忽视了市场竞争的需求状况,企业很难估计用来分摊总成本的产量和与计算出的售价相对应的市场销售量是否一致。而且,当加成率确定以后,产销量越大,分摊后的单位总成本越小,计算出的价格也就越低,就可能使企业丧失应得的利润;而相反产销量越小,单位总成本越高,价格也就越高,反而更加剧了销售的困难。因此,成本加成定价法只有当计算出的价格水平确实能带来预期的市场销售额时才会奏效,所以一般限于在卖方市场或市场需求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使用。

☚ 盈亏临界点   目标利润定价法 ☛
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

是按单位产品总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再加税金,形成销售价格。这种定价适用于竞争不激烈的市场条件。

☚ 成本导向定价法   盈亏平衡定价法 ☛
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

它是现今企业在定价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定价方法,又叫全部成本法(full-cost pricing)或加价定价法(markup pricing)。通常的说法是,企业先估计出生产或购买与营销一个正常的或标准的产量水平(通常是生产能力的70%~80%之间)的平均变动成本(AVC),然后把平均间接费用(通常以AVC的一个百分数表示)加到AVC上,这样得到完全分摊的平均成本估计值(C)。最后把一个成本加价(m)作为利润加到完全分摊平均成本之上。成本加价的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m是成本加价,P是产品价格,C是产品的完全分摊的平均成本。上式中的分子(即PC)称为利润幅度解上式求P

P=C(1+m)


设企业将其生产能力80%即125单位作为正常产量或标准产量,它预计年总变动成本与总间接费用分别为1000美元与600美元,并想要运用25%的成本加价。那么,正常产量是100单位,AVC=10美元,平均间接费用是6美元,C=16美元,P=16(1+0.25)=20美元,
成本加成法的优点是:一般说来,它较之价格确定在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等之处的定则,所要求的信息不那么多,也不需要那么精确;它看来运用起来比较简易,虽然正确估计总变动成本与分配总间接费用亦有困难;它在成本变化不大时通常能导致价格较为稳定;最后,当成本上升时,它为涨价提供正当的理由。但对它也有各种批评。如有的说它是以会计成本与历史成本为依据,有的说它是以平均成本而不是边际成本为依据;不过,前者只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不在方法本身,至于后者,当在企业正常产量水平上边际成本为不变或接近不变时,成本加成定价同以MR=MC定则为依据的价格没有很大出入。
较大的责难是说它忽略了对需求条件的考虑。但在实践中,企业通常是给需求弹性较小的产品以比需求弹性较大的产品更大的加价,且当竞争加剧、需求价格弹性增大时降低加价,因此,可以说成本加成法在实际运用中是考虑了需求条件的。
☚ 净边际收益   增量分析定价 ☛
000010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