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肝浊音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肝浊音区

肝浊音区

肝浊音区指叩得的肝上界与肝下界之间的区域。叩肝上界时,一般都是在被检查者取仰卧或坐位时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叩向腹部。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膈穹窿下的肝顶,故又称相对浊音界;再向下叩,转为实音时,为肝直接贴胸壁处,称绝对浊音界,一般较相对浊音界低一个肋间。在右肩胛线上,肝浊音区较窄,分辨不出相对和绝对浊音界。肝下界即为触得的肝下缘,如未触到,可用叩诊法。其方法是由肝绝对浊音界起继续向下轻叩,由实音转为鼓音时,即为肝下界;也可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前正中线向上轻叩,由鼓音转为实音处即是。肝下界为一薄层肝组织,且与胃、结肠等重叠,很难叩准,有时还需配合以叩听诊法或搔听诊法。用叩听诊法时,让被检查者仰卧,将听诊器的体件置于剑突下的肝面上,用左手食指与中指按之,左手拇指抵于右锁骨中线与季肋缘的交点,作为标志。右手掌面向上,无名指与小指屈曲,食指重叠于中指的掌面,以食指指端背侧轻弹腹壁,由右季肋缘开始逐渐向下弹叩,如听到响亮近耳的嘭、嘭声,则表示弹叩处的腹壁下面为肝脏,继续向下弹叩,当声音突转为远而弱的啪、啪声时,该处即为肝下界。用搔听诊法时,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用左手将听诊器的体件按在前正中线上估计之肝下方2~3cm处,自体件上缘起向上用右手食指指端轻轻搔划腹壁,当搔至某处时,声音突然变低,此处即为肝下界。匀称体型者的正常肝脏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为第5肋间,下界一般恰于季肋缘,二者之间的距离即右锁骨中线上肝浊音区的上下径间距,约为8~11cm;在右腋中线上,肝上界为第七肋间,下界相当于第十肋骨水平;在右肩胛线上,其上界约为第九肋间,下界约为第十肋间。矮胖体型者肝上、下界均可高一个肋间,瘦长体型者则可低一个肋间。根据肝浊音区的位置和上、下界间的距离可以大致测知肝脏的大小和有无移位。肝浊音区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多囊肝、肝炎和右心衰竭所致之肝淤血等; 缩小见于急性黄色肝萎缩、肝硬变和胃肠胀气等;消失并代之以鼓音多由于肝表面覆有气体所致,是胃肠穿孔的一个重要征象,但也见于腹部大手术后最初数日、行人工气腹后和间位结肠等。后者因结肠介于膈与肝之间,故当病人仰卧时沿右锁骨中线进行叩诊,肝区呈鼓音,但沿右腋中线叩诊,则仍可叩出肝浊音区,这是不同于腹腔内有游离气体之处。肝浊音区向上移位见于右肺纤维化、右下肺不张、气腹和鼓肠等;向下移位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

☚ 肝脏触诊   脾脏触诊 ☛
肝浊音区

肝浊音区hepatic dullness area

指叩诊所得的肝上界与肝下界之间的区域。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检查者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叩向腹部,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肝上界由于被部分肺所遮盖,故又称相对浊音界。正常肝上界的相对浊音区一般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水平开始,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二者之间的距离在右锁骨中线上的上下径为9~11cm;右腋中线上,其上界为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骨水平,在右肩胛线上,其上界为第10肋间。肝下界为一薄层肝组织且与胃、结肠等重叠,很难叩准,故多用触诊确定,有时还需配合叩听诊法或搔听诊法。肝浊音区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肝炎、肝瘀血和多囊肝等。缩小则见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胃肠胀气等;消失并代之以鼓音多由于肝表面覆有气体所致,是急性胃肠穿孔的一个重要征象,亦可见于腹部大手术后数日内或人工气腹后、间位结肠等。肝浊音区向下移位见于慢性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肝浊音区向上移位见于右肺纤维化、右下肺不张,气腹和鼓肠等。

☚ 肝震颤   肝脏叩听诊法 ☛
000032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