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杜甫草堂
位于县城东北凤凰山下飞龙峡口右侧。唐乾元二年(759),杜甫自秦州到同谷(今成县),曾在飞龙峡口“修茅茨容身”,于是后人乃修草堂以示纪念。此堂始建于北宋,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重修。坐西朝东,南北宽20米,东西长10米。现存大门内左右厢房及二门内大殿三间。堂后山石陡峭,有二石对立,其形若阙,相传曾有凤凰栖息,故名“凤凰台”。杜诗云:“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唐杜甫《凤凰台》),颇得其实。山腰有清流涓涓,汇成小溪,绕堂前流过,犹如飞龙,所以称飞龙口。草堂内碑石罗列,古柏森森。前面双峰对峙,形似两位儒士,俗名秀才峰。杜甫《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发同谷县》等诗,均作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