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子监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子监丞官名。隋大业三年(607)始置于国子监,三员,从六品。唐沿置,一员,从六品下,掌判本监事务。北宋景祐二年(1035)置一员,以现任学官充任,或以京朝官、选人充,掌本监钱谷出纳之事。元丰改制,置一员,正八品,参领监务。辽代国子监亦置。金代国子监置二人,从六品。明昌二年(1191)增一人,兼提控女真学。元代国子监、蒙古国子监各置一员,正六品,专领监务。明代南北两京国子监各置一员,正八品,掌绳愆厅事,以参领监务,诸师生有过失及廪膳不洁,并纠惩之,而书于集愆册。清代国子监置,满、汉各一人,正七品。掌绳愆厅事,颁规制,稽勤惰,均廪饩,核支销,并书八旗教习功过。光绪三十一年(1905)省。 国子监丞官阶名、职事官名。 职掌❶宋前期或用作文臣迁转官阶,或以本监学官兼国子监丞,兼领钱谷出纳之事(《合璧后集》卷40《国子监丞》)。 品位❶宋初因唐制,唐为从六品下。 编制一人(《宋会要·职官》28之5、1)。 简称与别名❶国子丞。《宋史·许应龙传》:“迁国子博士、国子丞、宗学博士。”《长编》卷142,庆历三年八月戊午:“太常丞阮逸兼国子监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