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懒真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懒真子葛立方,字常之,自号懒真子,南宋人,祖籍丹阳,后定居湖州吴兴。生年不详,隆兴二年卒。诗论家、词人。其父葛胜仲亦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绍兴八年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绍兴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著述至明以后即失传,今存《丹阳集》二十四卷,是清人修《四库全书》时,据《永乐大典》所辑,其中文十五卷、诗七卷、词一卷,其《丹阳词》有《宋六十名家词》本,《归愚集》有《常州先哲遗书》本,《韵语阳秋》有《历代诗话》本。 懒真子 懒真子笔记。宋马永卿撰。五卷。内容为考证诗文,诠释诗赋,记叙杂事轶闻。对其师刘安世言论记载尤多。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 铁围山丛谈 瓮牗闲评 ☛ 懒真子 懒真子笔记著作。宋马永卿撰。马永卿,字大年,扬州(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1107—1110)间进士。为永城主簿,历江都丞,淅川、夏县令。受学于刘安世,曾追录其言谈为《元城先生语录》,并附《行录》一卷。《懒真子》五卷,一百六十馀则,末则记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事,则书当成于此后。该书“多述刘安世语,又开卷冠以司马光事,书中亦多称光,盖其渊源所自出也”,“中间颇及杂事,而考证之文为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中亦颇有论诗之语,大抵以考辨为主。如考陶渊明《游斜川》诗“开岁倏五十”,“五十”当作“五日”;《与殷晋安别》诗本十韵,传本误脱一韵,苏轼亦仅和其九韵;考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诗“虬髯十八九”,“十八九”出《汉书·丙吉传》等,“皆引据确凿,不同臆说”(同上)。又谓《离骚》中“正则”、“灵均”为屈原小名小字,亦可备一说。其论白居易诗称“古人作诗,必有所拟,谓之神仙换骨法”。所谓“神仙换骨法”,当即本自江西诗派“夺胎换骨”之说。有《笔记小说大观》本。 ☚ 藏海诗话 风月堂诗话 ☛ 懒真子笔记。宋马永卿撰。五卷。永卿字大年,扬州(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年间进士,官永城主簿,后流寓铅山。是书凡一百六十五则,多为考证艺文,诠释诗赋,颇有新见,少有《易》、《礼》疏解,典制比说,于作家作品轶闻故事亦有记述。可资治文学史者参考。有《稗海》本和《百子全书》本。 懒真子五卷。北宋马永卿撰。马永卿生平事迹,详见《元城语录》条。是书为其杂记之文,共分司马端明讲书、画像纪年、鱼袋、光武出于舂陵节侯之后、温公不受遗酒、柳氏家法、中国月建与印度不同、韩退之上书、胡人两马、驸马都尉、东坡诗下立字有来处等一百七十三则。书中多述其师刘安世语,开卷又冠以司马光事,称光之处颇多,以其学术渊源所自出也。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陈振孙 《书录解题》不载此书。袁文为建炎、绍兴间人,其书《瓮牖闲评》曾驳其中印文五字一条;王楙为庆元、嘉泰间人,其《野客丛书》曾驳其中承露囊一条;费衮为绍熙、开禧间人,其《梁溪漫志》驳其中汉太公无名、母媪无姓一条。是其书在宋代即已行于世,晁陈二家书目偶遗之耳。书中记载各种杂事,以考证之文为多。如据《汉书》王嘉封事,谓《书》无教逸欲有邦之教当作“敖”;谓陶潜游斜川诗,开岁倏五十当作五日;与殷晋安别诗本十韵,传本误脱一韵,东坡亦误和九韵;谓杜甫诗“虬须”十八九字出《汉书·丙吉传);谓韩愈感二鸟赋序,贞元十一年误作十五年;又考证曹成王碑衍文讹字及笺释句读;谓前汉百官表少府之遵官,据唐百官志当作导官;谓成元英庄子疏不知其时已有县令,误读县为悬,解为高名令闻;谓古者席面之宾乃称客、列座之宾皆称旅,引《左传》为证;谓二十八宿中元、氐、觜三星韵略皆误音;谓赐酺始赵武灵王;谓河鼓之河当作何;谓唐中兴颂“复复指期”,“复复”字本《汉书·匡衡传》等等,皆引据确凿,不同臆说。谓《离骚》正则灵均乃小名、小字,虽无可考,亦足备一家之说。书中亦掺杂佛理及道家之言,体现儒、佛、道三教合流之趋势。足资考证。今传本颇多,有《稗海》、《四库全书》、《子书百家》、《百子全书》、《养素轩丛录》、《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儒学警悟》、《宋人小说》本作《嬾贞子录》五卷,宛委山堂《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作《嬾贞子录》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选本不分卷,《旧小说》收入 《嬾真子》 六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