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冼玉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冼玉清1894—1965;女广东南海人 冼玉清
冼玉清1894——1965别署琅玕館主、西樵山人,女,廣東南海人,1894年 (清光绪二十年) 生。幼年居澳門,後往香港從名儒陳榮 習文史,復入香港聖士提反女校,習英文,後入廣州江孔殷家掌書記。1917年入廣州嶺南大學,習文學及教育,獲文科學士學位,畢業後任嶺南附中文史教員。1927年,轉任嶺南大學國文系講師,後升教授,並兼博物馆主任。嗣又考入大學院專攻考古學,三年畢業,任勷勤大學教席,又應廣東修志局之聘,任分纂,助修通志及地方志。1939年10月,廣州淪陷; 同年随嶺南大學遷校香港; 11月任香港廣東文物展覽會籌備委員。1941年12月,香港淪陷,随嶺南大學遷粤北曲江。抗戰勝利,随嶺南大學返廣州,任文科教授。1949年任廣東文獻委員會委員。1950年改任中山大學教授。1965年10月2日病逝於廣州。終年71歲。著有《趙松雪書畫考》、《管仲姬書畫考》、《廣東藝文志解題》等。 冼玉清 冼玉清1894~1965别署琅玕馆主人。岭南词人。广东南海人。幼居澳门,在灌根私塾读书7年,随名儒陈子褒习文史。后去香港,入圣士提反女校学习英文,又师从名画家李凤廷学画。1918年,转学至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在中学读书期间,因学贯中西,经由钟荣光推荐,兼任附中低年级的国文、历史教员。1920年附中毕业,考入岭南大学中文系。1924年毕业,因成绩优异留任历史系助教。1927年,转任岭南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岭南大学文物馆馆长。1928年夏,应燕京大学教务主任周钟岐之邀,北游燕京,习考古学,会晤曾任清廷驻藏大臣和驻英、法、美公使的张荫棠,眼界大开。1929年晋升为岭南大学教授。先后兼任广州市博物馆顾问、广州市政府文献委员会委员、勷勤大学教授等职; 应广东修志局之聘,任分纂,助修广东地方志,并任《广东文物》编纂委员、南京国史馆协修。抗日战争期间,随岭南大学迁校香港,任香港广东文物展览会筹备委员。1941年冬香港沦陷后,随岭南大学北迁粤北曲江。抗战胜利后,任岭南大学文科教授。1949年,任广东文献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在岭南大学任教。1952年,广州各大学作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冼玉清转任中山大学教授兼中山纪念馆主任,1955年退休。1956年,任广东省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在任期间,多次到省内外参观访问,写下歌颂社会主义的大量诗篇。1960年因病回澳门就医,不少亲友力劝其留在澳门,但她毅然返穗,并将澳门存款调回内地。冼玉清一生俭朴,乐于助人,曾资助冼星海赴法国留学。她终身未婚,毕生沉迷典籍,勤于著书立说,对中国古典文学造诣极深,特别是在诗词创作方面卓然成家,享有 “广东才女” 之誉。建国前著有 《碧琅玕馆诗抄》。1949年出版在抗日战争时期忧时愤世之作 《流离百咏》。在学术研究和广东文献整理方面卓有成就,著述达300余万字。已出版专著有: 《赵松雪书画考》、《广东印谱考》、《招子庸研究》、《更生记》、《广东鉴藏家考》、《广东女子艺文考》、《广东丛帖叙录》、《广东艺文志题解》、《岭南掌故录》和《广东文献丛谈》 等。1965年10月在广州病逝。 ☚ 陈子褒 屈大均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