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悼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哀辞,悼词【同】 都是名词;都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多用于书面语。 【异】 “哀辞”用法较古,文言词;多用韵文;适用范围广,死者可以是王公大臣等重要人物,也可以是平民百姓、寻常人物,尤以用于后者为多;一般不带庄重色彩。[例]这篇~写得十分凄婉,令人动容。“悼词”今常用,怀念死者,记述死者的生平并对死者的功绩进行评价;一般不用韵文,无文言色彩;可用于领袖、将军或其他重要人物,也可用于一般平民百姓;带庄重色彩。[例]在邓小平同志追悼会上,江泽民总书记亲自致~,对这位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进行了高度评价。
哀辞;悼词āicí dàocí【同】 都是名词;都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多用于书面语。 悼词dàocí悼念死者的讲话或文章。 悼词dàocí〈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致悼词│简短的悼词。 悼词 悼词在追悼会上宣读的用以哀悼死者的应用文体。这是狭义的悼词,又称宣读体悼词。它由古代的诔词、哀词、吊文、祭文演变而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基本上形成。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与诔词、哀词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消除了封建迷信色彩和特定的政治目的,主要是用于悼念死者,肯定死者的功绩、品德,激励后者向死者学习,并继承死者的遗志、完成死者的未竟事业。其写作格式包括:(一) 开头,以哀悼沉痛的语气点明死者的姓名、职务、职称、称呼。简要介绍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终年岁数等; (二) 主体,简述死者的籍贯、经历、主要功绩、突出贡献和优良品德。可把死者的经历分成几个阶段,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介绍,也可以把死者的主要事迹及贡献分成几个方面逐层加以介绍。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应当给死者一个总的评价;(三) 结尾,寄托哀悼、追念之情,表达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死者若是德高望众的伟大人物,可以“永垂不朽”作结,若是一般同志,可用“风范常存”等语收尾。悼词的内容侧重于歌功颂德,但一定要实事求是。其写法主要采用简要的叙述方式,辅以确切的说明和精当的议论、抒情。语言要朴实自然、感情真挚。篇幅不宜过长。 ☚ 新闻报道式讣告 诔辞 ☛ 悼词[悼辞];贺词○悼词dào cí(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在追悼会上致~|这篇~写得真挚感人|~的全文如下|宣读~。也作〖悼辞〗。 ●贺词hè cí(名)在喜庆的仪式上所说的表示祝贺的话:宣读主席的~|致体育优胜者的~。 贺词←→悼词hè cí ← → dào cí贺词:在喜庆的仪式上所说的庆贺的话。 悼念 悼念悼(~文;~词;~惜) 另见:吊唁 怀念 祭奠 丧事 ☚ 悼念 伤悼 ☛ 悼词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和敬意的广泛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文体。现代悼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反映新时代的新生活、新风俗、新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总结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勉励生者化悲痛为力量,更好地去学习、去战斗、去工作。广义悼词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多种多样,既可写成记叙式或议论式的文章,也可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既有书面体,又有宣传体;既能以叙事为主,也能以议论,或抒情为主。其目的在于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悼词 悼词向逝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或言辞。悼词是古代的谏辞、哀辞、吊文、祭文等哀悼文体的沿革。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死者的出生、履历和贡献的介绍,对死者的悼念。现代悼词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总结故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二是具有化悲节哀的基调和内容,避免一味宣泄个人的忧伤压仰;三是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法,有书面体和口语体两种,既能以叙事为主,又能以议论为主,或以抒情为主。悼词对死者的评价要公允,溢美之词不能过头;对死者生前的某些过失一般不写入;语言务求真切质朴,满怀深情,既要充分表达对死者的追思,又要给人以慰藉和力量。 ☚ 情感社区化 游说 ☛ 悼词memorial speech 悼词memorial speech 悼词memorial speech;message(or speech)of condolence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