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kuài❶細切的魚肉。特指生肉。枚乘《七發》:“羞炰膾炙,以御賓客。” ❷細薄切之稱膾。揚雄《蜀都賦》:“春羔秋𪕋,膾鮻龜肴。” 膾“脍”的繁体字。 上一条: 脍 下一条: 鱠 脍膾、鱠{}四4990见「脍残鱼」、「脍烧肉」   膾脍(1次) 细切。~苴蓴只《大》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雜部 > 腔腸 > 海蜇 > 膾 膾 kuài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菜肴部 > 葷腥 > 膾 膾 kuài 亦作“鱠”。細切的魚或牛羊肉。《禮記·内則》:“肉腥細者爲膾。”《說文·肉部》:“膾,細切肉也。”唐·柳宗元《設漁者對智伯》:“脱其鱗,鱠其肉,刳其腸,斷其首而棄之。”宋·蘇軾《杜介送魚》詩:“病妻起斫銀絲膾,稚子讙尋尺素書。” 膾kuaiC492 “脍”的繁体。 膾kuàiK068 “脍”的繁体。 〖膾〗 粵 kui2〔潰〕普 kuài 細切的肉食,有成語「 〜 炙人口」。許慎《說文解字》:「〜,細切肉也。」《論語.鄉黨》:「食不厭精,〜不厭細。」(主糧盡量精,肉類盡量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