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膻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膻中太极拳修炼重要穴位。位于胸部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太极拳的许多动作以膻中为界,分左右、上下。又为中丹田之核心气机升降开合均与之相关。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胸 > 膻中1 膻中1 dànzhōng 亦稱“氣海”。中醫指胸中。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今沿稱。《素問·靈蘭祕典論》:“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靈樞經·海論》:“膻中者,爲氣之海。”張景岳注:“膻中者,胸中也,肺之所居。”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膻中2 膻中2 dānzhōng 亦稱“元兒”。任脈經穴。在胸骨中綫上,平第四肋間隙處。膻指胸中。因其爲心包所在處,喻爲心主之宫城,故名。主治胸痛,心悸,咳喘。始載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根結》:“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膻中,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膻中穴主灸肺癰,咳嗽哮喘及氣癭。” 胸部 胸部胸(胸膛;胸脯;胸腋;胸膺;胸臆) 膺 脯(脯子) 臆(匈臆)肊 ☚ 腰部 乳房 ☛ 膻中❶胸部两乳之间正中部位,为宗气所聚之处,《灵枢·海论》: “膻中者,为气之海。” 图137 膻中 膻中中医腧穴名。属任脉,心包募穴,八会穴之一、气会膻中。定位: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主治:咳喘,胸痛,心悸,乳少,噎膈。操作:平刺0.3—0.5寸。 ☚ 神阙 脾俞 ☛ 膻中❶指胸部两乳房间的部位。 膻中Shanchung系任脉上的一个针炙穴位。此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点上。施针时向下沿皮刺0.5~1寸。主要治疗心绞痛、胸肋痛、呕吐、气喘、少乳等。 膻中经穴名。别名“元儿”、“上气海”。属任脉,募穴,八会之一—气会。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主治:咳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产妇少乳,噎膈,臌胀等。平刺0.3—0.5寸;可灸。 膻中 膻中任脉穴。取穴:在胸骨上两乳之间,平第四肋间处(见图2-1-7)。主治:胸痛、心悸、心烦、乳汁少。刺灸法:胸咽病,从咽部方向刺入,其针感上行至胸骨切迹或至咽部;胸腹及气逆之病,从剑突方向下刺,其针感下行至剑突或至上腹部;胸胁及乳房病,向左向右侧刺入,其针感走向同侧乳房或胸胁部。 ☚ 天突 廉泉 ☛ 膻中dàn zhōng❶胸中,两乳间的部位,又称“气海”。《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 膻中shānzhōng❶两乳之间正中部位。《灵枢·海论》: “膻中者, 为气之海。” 膻中 膻中CV17Tanzhong任脉穴。首见《灵枢·根结》。别名元儿、上气海。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中的气会穴,又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与任脉的会穴。位于胸骨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一法,在两乳之间,折中有陷是穴。仰卧取之。穴位在胸骨体上;有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并有第四肋间神经分支。 ☚ 中庭 玉堂 ☛ 膻中Shanzho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