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中国近代孙中山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语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原为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规范。孙认为“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恢复起来。”他赋予这些传统道德规范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含义。认为忠,就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为四万万人去效忠”;孝,就是发扬敬祖宗亲的精神,把家族主义扩大为民族主义;仁爱,就是博爱,通过“实行三民主义,以成救国救民”;信义,就是指必须坚持正义,讲求信用,特别是要反对帝国主义对弱小民族“背信弃义”、“食言而肥”的侵略行径;而爱和平是“我们民族精神”,应当发扬光大。这些注入民主主义精神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当时对于激发人们爱国热情,起过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