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脏与血管畸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脏与血管畸形

心脏与血管畸形

心脏及血管畸形的发生原因尚不明确,大多数心血管畸形与其他疾病无关,但也有少数例外,如患先天性心脏病者,其中20%的母体有水痘,这种婴儿往往有导管未闭以及肺动脉狭窄。又如房室管保留的婴儿往往有染色体异常(如Down综合征等)。有文献记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14%的病人,其亲属中有先天性心脏畸形。
右位心 有两种类型:
❶真正右位心:心脏在胸腔的右侧,房、室及大动脉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反,即左心房、左心室及心尖位于右侧,主动脉也在右侧,此型常与内脏反位同时存在;
❷假性右位心:心脏虽然位于右侧胸腔,但各房、室及大血管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同。此种畸形常无其他内脏反位,但可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畸形。
房间隔缺损(ASD) 在临床上,房间隔缺损只局限于房间隔上有解剖学方面的单独缺陷,如房间隔上的缺损涉及房室管,则不属此畸形范围。房间隔缺损种类见下表。

人类房间隔缺损类型

成人心脏缺损现象解剖学位置
永久性卵圆孔,完全型或非完全型
原发隔ASD或卵圆孔底部ASD
上腔静脉ASD,也称高位ASD或静脉窦
ASD,其缺损接近静脉入口,如与肺静脉异常
同时存在,则称上腔静脉窦ASD
卵圆孔
原发隔
上腔静脉
缺损居房间隔下缘的下背部分,如与肺静脉
回流异常同时存在则称下腔静脉窦ASD
下腔静脉
缺损居房间隔的中间部或永久性原发孔,但
不包括房室管畸形
房间隔中间部
缺损呈三角形,其边界为房间隔下缘,室间隔
膜部,下腔静脉口处
冠状窦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比较常见,占各类心脏缺损出现率的首位,初生至5岁的婴儿中出现单纯室间隔缺损者约为1/1000左右。
(1)室间隔膜部缺损: 在室间隔缺损中最多见。由于背、腹侧心内膜垫合并后其右侧缘组织未向下延伸,从而不能和主动脉、肺动脉隔及室间隔肌部并合,膜性隔发育缺损,结果导致室间孔封闭不全。
(2) 室间隔肌部缺损:比较少见,缺损为一处,也可为多处。可能由于肌性部形成时心肌组织吸收过多所致。另外,室间隔与圆锥隔不在一条线上或根本未融合时留下的一缝隙缺损。
动脉球不分隔 此种畸形是由于没有发生主动脉、肺动脉隔,动脉干未分隔或主动脉干与肺动脉干所致。此种畸形有四类:Ⅰ型是肺动脉起于一个共同的主、肺动脉干;Ⅱ型为肺动脉单独发自一个共同干,或由一个共同开口发出;Ⅲ型只有一个肺动脉,另一个肺是由支气管动脉或起自动脉弓的异常肺动脉所供应;Ⅳ型无真正的肺动脉,肺的血液供应来自动脉弓或背主动脉。
主动脉和肺动脉易位 在心脏发育过程中,有时下降的主动脉、肺动脉隔不呈螺旋状而是直线下降,结果主动脉发自右室,肺动脉则起自左室,此种畸形称为主动脉和肺动脉易位。有时常伴有室间隔膜部缺损。
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 由于动脉干分隔不均所致,结果形成肺动脉大而主动脉狭窄,或相反,主动脉大而肺动脉狭窄。此种畸形往往主动脉、肺动脉隔与室间隔不相连,致使室间隔缺损,大血管(主动脉或肺动脉干)常跨在室间隔缺损的上方。
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为肺动脉瓣尖并合,形成有小孔的穹窿。肺动脉漏斗狭窄为右心室漏斗部发育不良。这两种类型可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存在。因血流梗阻程度的不同,右心室出现不同程度的肥大。
Fallot四联症 这是典型而常见的心脏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在室间隔缺损处,右心室肥大。这些畸形有人认为是由于肺动脉漏斗发育不良所致(van Microp,1971)。但据分析主要是由于动脉球嵴偏位,造成肺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粗大,室间隔膜部发育不全,粗大的主动脉必然向右移位而骑跨在室间隔缺损处。由于肺动脉狭窄,右心室的排血阻力增大,故右心室逐渐肥大(图1)。

图1 Fallot四联症

A.腹面观 B.额断面

1.主动脉粗大 2.肺动脉狭窄 3.动脉导管未闭 4.肺动脉漏斗狭窄 5.右心室肥大 6.主动脉骑跨 7.室间隔缺损


动脉干存留 这种畸形中,有一动脉起自室间隔缺损的上方,主动脉、冠状动脉、肺动脉均起自此血管。肺动脉之起点不一,最常见者为一短肺动脉干,发自左、右肺动脉,有时左、右肺动脉各自单独起自动脉干的后方,多数无肺动脉阻塞,半数病例有右动脉弓,少数为主动脉弓不完整而降主动脉内血液是来自动脉导管。
主动脉干与肺动脉干沟通 又称主肺动脉窗,为降主动脉的左侧与肺动脉干的右侧处有一孔连通的现象。
动脉导管未闭 此畸形较多见,女性为男性的2~3倍。其发生原因是第6动脉弓远侧部在生后没有纤维化形成动脉韧带,而保留为血管,血可从左到右分流入肺进行再循环。动脉导管未闭可分二类:
❶典型动脉导管保留:主动脉压力不足以传至肺动脉系统。一般没有肺动脉高压,左室仍可代偿;
❷广泛性动脉导管保留: 主动脉压力可传入肺动脉系统,有肺动脉高血压,大量血从左向右分流,造成左室心衰(图2)。

图2 动脉导管未闭

A.6个月婴儿动脉导管未闭(异常) B.6个月婴儿动脉导管变为韧带(正常)

1.动脉导管未闭 2.肺动脉干 3.左肺动脉 4.动脉韧带


双主动脉弓 在正常情况下,第7节间动脉起始处的右背主动脉应该退化消失,如不消失,则保留成为右主动脉弓,与升主动脉发出的左动脉弓形成血管环围绕气管和食管。血管环最初很大,但随着降主动脉左移使异常的右主动脉弓转向背侧,两侧背主动脉结合点上移,血管环便逐渐变小,该区食管和气管可出现受压迫症状。
右主动脉弓 为第4动脉弓左侧及左背主动脉闭锁而右侧相应血管保留的异常现象。有时动脉导管(在左侧)与降主动脉相连,致右主动脉位于食管的后方,受血管环压迫而导致吞咽困难。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端异常 由于右侧第4动脉弓及右背主动脉近侧部分异常退化,由右背主动脉远侧部和动脉弓在第7节间动脉起始处共同形成了右锁骨下动脉。这一起始异常的右锁骨下动脉在继续发育时向上移,经食管后方的中线,使血液流向右上肢,其形成的血管环并不压迫气管和食管,一般不造成临床症状。
冠状动脉异常 冠状动脉的起点,有七种异常: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 左动脉环及左冠状动脉降支各自起自肺动脉的瓣窦;只有左动脉环起自肺动脉,左冠状动脉的降支则起自主动脉的瓣窦; 只有左冠状动脉降支起自肺动脉而动脉环则起自主动脉的瓣窦;右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的右瓣窦;圆锥的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两个冠状动脉均起自肺动脉。
左上腔静脉保留 这个异常静脉接受头臂静脉,并在主动脉弓前方上升向房室沟进行,在房室沟处接收主静脉而形成冠状窦,这种冠状窦较正常者大,在正常位置注入右房。左上腔静脉保留是由于左前主静脉及左总主静脉保留之故。当半奇静脉注入上腔静脉时,左后主静脉与上主静脉及左总静脉相连的一段保留,当半奇静脉终止于奇静脉时,左后主静脉则闭锁。
肺静脉异常连结 是一个或多个肺静脉异常注入体循环而造成回流的现象,或称肺静脉回流异常。其中常见者为一个或多个肺静脉终止于右房或体循环的分支上。与此异常有关的发育因素有二个: 肺循环与体循环的静脉交通保留;静脉窦的吸收有缺陷,继而累及肺静脉。
肺静脉异常连结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异常并存,最常见的伴行异常为各种室间隔缺损及左上腔静脉保留。肺静脉异常连结有二类,全面型是整个肺静脉不与左心房相连,而完全与右房或体循环静脉相通;部分型则为肺静脉一部分与左房正常连结,而另一部分则注入右心房或与某一条体静脉相连通。全面型肺静脉连结中,全部肺静脉变为一个静脉窦直接与右房或借血管与体静脉连结。又可分为二个主要亚型:
❶隔膜下型:有一长静脉沿食管穿过横膈的食管孔下降,止于门静脉系统;
❷横膈上型:异常的肺静脉常止于左无名静脉,冠状窦,及右上腔静脉。
肺静脉连结异常的局部型,只涉及部分肺静脉,可以累及左、右二肺,也可只累及一个肺或一个肺的上叶。
☚ 静脉的发生与演变   胎儿血循环及其出生后的改变 ☛
000010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