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柞Zuò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沈阳、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柞,柞卜邑。是柞以邑为氏。” 柞卜,颛顼臣。《姓氏词典》称: “今山东临沂县西南、接郯城县界有柞城镇,当是柞邑故地。” 柞1.zuò 木名,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麻櫟也稱作櫟,簡稱柞。劉歆《甘泉宮賦》:“豫章雜木,楩松柞棫。”《文選》馬融《長笛賦》:“林簫蔓荊,森槮柞樸。”李善注:“柞,櫟也。” 柞读音zh·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在各切,入,铎韵。 上一条: 咋 下一条: 炸 柞读音z·e(ˊ),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侧格切,入,陌韵。 上一条: 咋 下一条: 舴 柞读音z·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在各切,入,铎韵。 上一条: 怍 下一条: 胙 柞榨za4(动)铐上(*脚柞):但若果嘴不硬,她是不会被~上脚柞的。(堪54) ![]() ![]() ![]() 柞zhà柞水,地名,在陕西。 柞zuò❶柞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开黄白色小花,木质坚硬,可制作家具等;叶子可以做药材。 柞❶柞木,也叫“蒙子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有棘刺,花黄白色。木材可制家具等。 柞zhà地名用字,柞水,在陕西。 柞zuò柞(一)zuò (二)zhà【辨形】 左是木,一捺变点。9画。形声。 柞❶櫟也。《詩經·大雅·緜》:“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鄭玄箋: “柞,櫟也。”陸德明 《經典釋文》:“柞,子洛反,後同。”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柞2 柞2 zuò 亦稱“櫟”、“櫪”。木名。殼斗科。泛指麻櫟、小葉櫟等落葉喬木或灌木。葉長橢圓形。雌雄同株。堅果卵形或橢圓形,可食或入藥。木材堅硬,可製器具或作薪炭。分佈於我國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和長江流域。始載於先秦典籍。《詩·秦風·晨風》:“山有苞櫟,隰有六駮。”《山海經·西山經》:“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時之山,上多穀柞。”郭璞注:“柞,櫟。”《文選·張衡〈南都賦〉》:“其木則檉松楔㮨,槾柏杻橿,楓柙櫨櫪,帝女之桑。”李善注:“櫪與櫟同。”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櫟》:“吳越之間名柞爲櫟。”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柞1 柞1 zuò 亦稱“鑿子木”。木名。以其質硬,可作鑿柄,故稱。大風子科。常緑灌木或小喬木。生棘刺。葉卵形或長橢圓形。雌雄異株。花小,黄白色。漿果小球形。黑色。葉入藥。木材供製器具。產於我國西部、中部至東南部。始載於先秦典籍。《詩·小雅·采菽》:“維柞之枝,其葉蓬蓬。”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柞木》:“此木堅韌,可爲鑿柄,故俗名鑿子木。” 柞【同义】总目录 柞白柘白梂 柞*D7F5 柞zé (砍伐) fell (trees) 柞zhàⅠ ❶ (水名) the Zha River 柞zuò ❶ {植} (栎的通称) oak (quercus) 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