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柞Zuò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沈阳、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柞,柞卜邑。是柞以邑为氏。” 柞卜,颛顼臣。《姓氏词典》称: “今山东临沂县西南、接郯城县界有柞城镇,当是柞邑故地。”

1.zuò 木名,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麻櫟也稱作櫟,簡稱柞。劉歆《甘泉宮賦》:“豫章雜木,楩松柞棫。”《文選》馬融《長笛賦》:“林簫蔓荊,森槮柞樸。”李善注:“柞,櫟也。”
2.zé 砍伐樹木。張衡《西京賦》:“焚萊平場,柞木翦棘。”

读音zh·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在各切,入,铎韵。
❶柞水,县名,在陕西。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z·e(ˊ),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侧格切,入,陌韵。
❶砍;斜斫;砍削树木。
❷声大。《周礼》注:“柞,读为咋咋然之咋,声大外也。”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z·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在各切,入,铎韵。
❶木名,柞树,可以养柞蚕。

上一条: 下一条:

柞榨za4

(动)铐上(*脚柞):但若果嘴不硬,她是不会被~上脚柞的。(堪54)

{}3834木名,即栎。胶辽官话。清郝懿行《尔雅・释木》:「今东齐人通谓栎为~,或曰朴栌,亦曰欂椤。」章炳麟《新方言・释植物》:「《诗・秦风》:『山有苞栎。』陆玑疏曰:『今~栎也。』今登、莱、青人谓栎为~,或谓之苞栎,音如樸卢,或如薄罗,郝懿行说。」铐上;枷上。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沙汀《堪察加小景》:「但若果嘴不硬,她是不会被~上脚柞的。」通「拃」。从拇指到中指伸直的长度。中原官话。江苏徐州:你用手~一~,看看有几~?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似这般好器械,一~来铜钱,恰便是砍麻秸。」

柞zhà

柞水,地名,在陕西。
另见1055页zuò。


柞zuò

❶柞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开黄白色小花,木质坚硬,可制作家具等;叶子可以做药材。
❷柞树,栎(lì)树的通称
 △ ~蚕∣~丝。
【注意】以上意义不读zhà。
另见993页zhà。

❶柞木,也叫“蒙子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有棘刺,花黄白色。木材可制家具等。
❷柞树,也叫蒙栎,叶可喂蚕:~蚕︱~绸。

柞zhà

地名用字,柞水,在陕西。
另见728页zuò。


柞zuò

柞(一)zuò (二)zhà

【辨形】 左是木,一捺变点。9画。形声。
【辨义】柞(一)zuò柞树,栎的通称,叶子可饲蚕:柞蚕|柞绸|柞栎|柞丝绸。
(二)zhà柞水,市名,在陕西。
【辨析】 二音都用于名物义。区别在于指称对象不同:柞(一)zuò用于植物名;(二)zhà用于市名。

❶櫟也。《詩經·大雅·緜》:“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鄭玄箋: “柞,櫟也。”陸德明 《經典釋文》:“柞,子洛反,後同。”
❷除木之名。《周禮·秋官·司寇》:“柞氏: 下士八人。” 鄭玄注: “柞,除木之名。除木者,必先校剝之。鄭司農云:柞,讀爲音聲唶唶之唶,屋窄之窄。” 陸德明《經典釋文》:“柞,側百反。”
❸讀爲迫唶之唶,謂輻間拃狹也。《周禮·冬官·輪人》:“轂小而長則柞,大而短則摯。”鄭玄注: “鄭司農云: “柞,讀爲迫唶之唶,謂輻間柞狹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柞,莊百反。”
❶讀咋咋然之咋,聲大外也。《周禮·冬官·桃氏》: “侈則柞。”鄭玄注:“柞,讀咋咋然之咋,聲大外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咋,側百反,注,咋同。”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柞2
2  zuò

亦稱“櫟”、“櫪”。木名。殼斗科。泛指麻櫟、小葉櫟等落葉喬木或灌木。葉長橢圓形。雌雄同株。堅果卵形或橢圓形,可食或入藥。木材堅硬,可製器具或作薪炭。分佈於我國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和長江流域。始載於先秦典籍。《詩·秦風·晨風》:“山有苞櫟,隰有六駮。”《山海經·西山經》:“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時之山,上多穀柞。”郭璞注:“柞,櫟。”《文選·張衡〈南都賦〉》:“其木則檉松楔㮨,槾柏杻橿,楓柙櫨櫪,帝女之桑。”李善注:“櫪與櫟同。”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櫟》:“吳越之間名柞爲櫟。”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柞1
1  zuò

亦稱“鑿子木”。木名。以其質硬,可作鑿柄,故稱。大風子科。常緑灌木或小喬木。生棘刺。葉卵形或長橢圓形。雌雄異株。花小,黄白色。漿果小球形。黑色。葉入藥。木材供製器具。產於我國西部、中部至東南部。始載於先秦典籍。《詩·小雅·采菽》:“維柞之枝,其葉蓬蓬。”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柞木》:“此木堅韌,可爲鑿柄,故俗名鑿子木。”

柞【同义】总目录


柞白柘白梂

*

D7F5
(一)zuo❶树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有刺,叶子呈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木材质地坚硬,可作家具。
❷树名。即栎,也叫麻栎。落叶乔木,花黄褐色,叶子长椭圆形,可饲柞蚕。木材坚硬,可制家具或供建筑用。
(二)zha 地名用字:~水(在陕西)。
(三)ze❶〈文〉砍,砍伐(见《诗经》)。
❷狭窄。后作“窄”(见《周礼》)。

柞zé

 (砍伐) fell (trees)
另见 see also zhà; zuò。


柞zhà

Ⅰ  ❶ (水名) the Zha River
❷ (地名用字) a word used in a place name: ~ 水 Zhashui (a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Ⅱ  [书] (拃) span
另见 see also zé; zuò。


柞zuò

 ❶ {植} (栎的通称) oak (quercus)
❷ (姓氏) a surname: ~ 卜 Zuo Bu
另见 see also zé; zhà。
◆柞蚕 tussah; 柞蚕丝 tussur silk; tussah; antherea silk; wild silk; tussore; 柞栎 toothed oak; 柞树 oak; oak tree; 柞丝绸 tussah cloth; Rajah; tussah silk; pongee

金文;篆zuò

[木(意符) + 乍(聲符)→柞(《説文》:“柞,木也。從木乍聲。”柞:櫟的通稱〈柞蠶、柞絲、柞櫟〉。)]
《詩經·小雅·車舝(xiá)》:“陟彼高岡,析其柞薪。”(登上那高山坡,砍了柞木當柴禾。)

柞zhà

9画 木部 柞水,水名,又地名,均在陕西。
 另见zuò(540页)。


柞zuò

9画 木部 
(1)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棘刺,叶子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边缘像锯齿。小花,黄白色;浆果小球形,黑色。木质坚硬。
(2) 栎树的通称。
 另见zhà(505页)。

柞()


柞伯簋,文物1998年09期,西周早期
柞白(伯)用乍(作)周公(寶)(尊)彝。

簋, 殷周金文集成3994, 西周早期
乍(作)北子(柞)(簋)。

石鼓文·作原
□栗柞棫。

易州鐵像頌碑,唐
或播或柞,或鬱或震。
《説文》: “柞,木也。从木乍聲。”

☚ 桔   楛 ☛
000017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