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微尔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微尔啸 微尔啸微尔啸(Virchow,R.1821~1902)十九世纪德国病理学家。生于舒维本城(Schivelben)。1835年入柏林大学预科。1839年在柏林大学医学院习医。1843年毕业后,任查利特(Charite)医院病理解剖学家弗洛利普(Froriep,R.)的助手。1847年任柏林大学病理解剖学讲师。发表血栓、静脉炎等研究论文,并与莱因哈特(Reinhardt,B.)共同创办《病理解剖学、生理学和临床医学文献》杂志。在该刊第一期上,微尔啸发表了《对于科学医学的看法》一文,主张“为了获得作为临床医学基础这种作用,病理解剖学应该从死体回到活体,并成为病理生理学。”反映出其早年的医学革新思想。1848年2月参加扑灭西里西亚(Silesia)地区的暴发型伤寒的活动。目睹德国当时的分裂、混乱和落后的状况,归后上书政府,主张广设卫生机构,改革医学教育,要求国家资助贫困患者,限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等。因此遭到反动政府的不满,于1849年被迫转任符茨堡(Würzburg)大学任病理解剖学教授。此期间集中精力从事研究工作。1855年发表关于细胞病理学论文。1856年被聘任新建柏林大学病理研究所所长。在其主持下,该所每年解剖尸体700~800具。在此期间微尔啸完成许多研究成果。如血栓、栓塞、淀粉样变性、脂肪变性、白血病、萎黄病、磷中毒、梅毒、旋毛虫病、佝偻病、白血球增多症、脑炎、肿瘤等。1858年将其学术演讲汇编成书,题名《细胞病理学》(Die Cellular Patho-logie)。此时,以微尔啸为代表的细胞病理学派基本形成,并同以罗基坦斯基(Rokitansky,K. von 1804~1878)为代表的液体病理学派和以斯比斯(Spiss)为代表的神经病理学派展开了论战。 ☚ 赫尔姆霍茨 巴斯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