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缺血性结肠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

系由于结肠缺血而引起的一种结肠炎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为动脉硬化及各种血管炎性疾病,可以形成血栓、栓塞、管腔狭窄而致结肠供血障碍。急性缺血可引起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脆弱、出血、溃疡、坏死等;慢性缺血可致肠壁增厚、肠粘膜变薄、管腔狭窄等。临床表现:一过性缺血,病程短暂、症状轻微,可有腹痛、腹泻、血便等,数日内可恢复;慢性缺血,病程长,进展缓慢,可反复发作,有腹痛腹泻、吸收不良等;缺血坏死者腹部剧痛,血便中内含坏死组织碎片,严重可致休克。治疗:应针对病因,扩血管、抗凝、控制感染、补液、输血等。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系结肠局限性缺血性病变。结肠缺血可引起结肠可逆性或不可逆性损害,轻者表现为节段性结肠炎,最后完全治愈,重者结肠发生坏死穿孔或形成狭窄。可分为血管阻塞性和非阻塞性两类。阻塞性血管疾患包括结肠动脉血栓形成、主动脉瘤切除或左半结肠癌切除、术中结肠动脉被结扎、类风湿性或坏死性动脉炎、绞窄疝、肠套叠、红细胞增多症、门静脉高压症、肿瘤外压等原因所引起的结肠缺血。非阻塞性血管疾患包括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毛地黄中毒、胶原病等。一般缺血性结肠炎指结肠系膜血管非阻塞性类型而言。可分轻、重两型。轻型约占70%,多为暂时性缺血,病变为可逆性,在2周内可被完全吸收,不遗留肠狭窄。重型者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2周内病变不能完全消失,形成缺血性狭窄、坏死或穿孔,预后较严重。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以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最常见,可占75%。脾曲是肠系膜下动脉与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结肠中动脉分支会合处,在血流量低时最易受累,病变多分布在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单独发生于直肠者少见,常与乙状结肠缺血并存。肠管病变主要在粘膜。
缺血性结肠炎除手术原因所致病例外,90%以上是70岁以上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轻度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常局限于左侧,有时伴里急后重及腹泻,24小时内排出红色血便,上述症状和体征常在24~48小时内消失。具有不可逆性损害的重症病例则血性腹泻严重,伴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可同时有休克、发热、心率快、白细胞数增高。数小时内病情即可有显著变化,1~4天可发展为坏死、穿孔,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若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受累,乙状结肠镜检可发现粘膜下出血,肠腔内有突出的青紫色囊样包块(为粘膜下出血)。数天后,这些“囊性病变”转为溃疡,粘膜脆弱发青。降结肠和脾曲的病变则需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病后48小时内再作气钡对比灌肠,由于粘膜下出血已散开或已被吸收而此征消失。如果钡灌肠检查推到病变已愈合或已发展为节段性结肠炎时再进行,则诊断困难,因此发病后早期即行气钡对比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及随后的连续检查是本病诊断关键。症状发作4~17天后可形成粘膜溃疡,由于粘膜水肿和表面溃疡,充钡时肠壁发僵及不规则锯齿状表现。X线表现一般可在数月内恢复正常。少数病人将形成肠狭窄,狭窄段一般较短,但亦可长达15cm或以上。狭窄的形成,早则在发病后4周,晚可至数年后,一般在半年以内。在此期间病人可无临床症状,仅钡灌肠检查时发现有狭窄。狭窄很少见于横结肠,极少见于右半结肠。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发现肠内动脉病变无所帮助。
缺血性结肠炎病变严重程度取决于缺血时间长短及治疗是否及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急性发作时需与肠系膜动脉缺血相鉴别,后者临床症状重,需作选择性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在恢复后期钡灌肠发现有局限性狭窄时,需与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癌相鉴别。轻症病人症状很快缓解,不留后遗症。症状较重,但检查无肠坏死或穿孔者,应禁食、输液、输血、全身应用抗生素等。如因结肠胀气而用直肠插管减压时,操作必须轻柔。症状严重时,表现有急性腹膜炎症状,应立即作剖腹探查术。腹泻、便血持续2周以上或已发展为缺血性狭窄,往往预示病变已难回转,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切除病变肠段,一期吻合。但大多数病人不需要手术治疗,愈合后可恢复正常。

☚ 伪膜性肠炎   阿米巴结肠炎急性穿孔 ☛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为一少见的结肠病变,病因很多,凡是影响到肠道血流的病变都可产生缺血性结肠炎; 例如继发于腹部直肠会阴手术,腹部大血管手术,或心衰引起血流阻碍,肠道血管血栓或栓塞,肠道过敏性疾病,甚至在大量抗凝血性药物治疗过程中引起肠壁上出血等。可以波及大段肠管或单独出现于动脉一侧或静脉一侧,以上肠系膜动脉为最常见。病变重者极易引起死亡,轻者侧支循环建立,症状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早期多不典型,常为阵发性腹痛、呕吐、腹泻、便血等。以后出现肠管麻痹、腹胀、腹腔出血以及感染和休克等症状,诊断常需依赖X线检查。在病情危急时一般多先摄腹部平片,再辅以钡剂灌肠,后者常可确立诊断。
腹部平片:表现极不一致,轻者可仅有小范围肠管积气积液或无阳性发现。病变范围较大发病较急者,常可见到广泛大面积肠管积气积液,并且迅速在症状出现数小时内发现大量腹腔及肠管间渗液,使相邻的积气扩张肠管之间的距离增宽,肠管内液量较多。在常见的肠系膜上动脉主干血栓形成时,则可产生,结肠自盲肠到脾曲处明显充气扩张,脾曲以下无气体,但并无梗阻或狭窄区域。
钡剂灌肠:缺血性结肠炎肠壁出血形成血肿时,钡剂灌肠表现较为明显。病变涉及的结肠,特别在横结肠、脾曲及降结肠上段,大段肠管呈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肠袋消失。在肠壁的边缘可见由于血肿在钡影中产生多种形态的充盈缺损。它可为小圆形充盈缺损,或明显指压迹状,或为横条状缺损。小圆形充盈缺损大小约0.5~1cm,为多发而彼此分散的圆形或半圆形透亮影,很象多发小肿瘤,为小血肿引起。指压迹为不对称互相分隔而较宽阔的指压状透亮影,边缘圆钝,深浅不一。有的几个可连成一片,代表着较大范围粘膜下或半月褶上的出血块。有的互相交叉或为对称地排列在肠管两侧的透亮条状影,称为“横嵴征”,为粘膜下出血或水肿所致。广泛的肠壁周围出血可产生数十厘米长条状肠管狭窄。这些肠壁血肿演变迅速,在数日到一、二周随访过程中可见形态、大小都有明显改变。病情好转时甚至消失不见,肠腔宽度恢复正常,肠袋再度出现。少数病例血肿排出后可见有突出肠腔外的较大溃疡龛影。有些病例在修复过程中肠壁产生纤维化,逐渐引起肠腔的局部狭窄,近端肠管扩张,有时需手术切除。

☚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阿米巴病和阿米巴瘤 ☛
000070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