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徐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徐州

徐州

州名。北宋时徐州属京东西路,辖彭城、沛县、萧县、滕县、丰县等五县,治所在今江苏铜山县。

☚ 幢旛   沛县 ☛

《徐州》

汪元量

白杨猎猎起悲风, 满目黄埃涨太空。

野壁山墙彭祖宅, 塺花粪草项王宫

古今尽付三杯外, 豪杰同归一梦中。

更上层楼见城郭, 乱鸦古木夕阳红。

徐州是淮海地区的名城,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金兵南下,元兵南下,都遭到破坏。到南宋灭亡,元朝一统之时,诗人来到徐州,就只看到一片荒凉的景象了。风吹白杨,猎猎(风声)作响,如悲泣之声;黄色的尘埃,好像要涨到太空,彭祖宅和项王宫这些古迹,都破败不堪,凄凉满目了。他喝着酒遐想,古往今来的兴衰成败,都不用再管,只管喝酒罢,世间多少英雄豪杰,都不过是同归一梦而已。他上楼望望,看见城郭之外,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两株古树,点点乱鸦点缀着夕阳,除了凄凉的景色之外,便一无所有了。

全诗层次分明,首二句点出环境,白杨叶子脆硬,有风时碰击作响,使人感到悲哀,这里是化用古诗“白杨多悲风”的旧句,表现诗人目中所见的凄凉景物。黄尘满天,也是北方特有的景象,因为黄土层的城市和道路积累细土很多,一起风时,黄尘就弥漫天空,在凄凉之外,又加上了沉闷。三四两句,写名胜古迹无人游赏而被湮没。彭祖是一个号称长寿的古代名人,但现在墓前只剩下野壁山墙;项羽是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而今剩下的遗迹,也只不过是一些蒙尘的杂花和污秽的杂草而已。在这种环境下,诗人悲愤无端,只好借酒浇愁,排遣悲愤,五六两句都是“万事不如杯在手”之类的套话,但其中仍然蕴涵着无限的悲愤。他说的“古”和“今”,自然包括南宋王朝在内,南宋灭亡了,自己无能为力,只好“尽付三杯”之“外”;他所说的“豪杰”,自然也包括文天祥等在内,文天祥失败而且牺牲了,也是“同归一梦”。但诗人的思想境界是以悲愤出之的。写到这里,他悲愤达于极点,只好上城楼看看夕阳中的徐州城郭,看看城郭内外的乱鸦和古木,环境是凄凉的,心境当然也是凄凉的。

此诗炼字很有特色。如“黄埃涨太空”的“涨”字,似乎是该用“满”字,他却用“涨”字,使读者感到黄尘由地面向上浮动,有似水涨,增加了立体感。又如“塺花粪草”的“塺”字和“粪”字,都是修饰词,塺,相当于尘埃的意思,塺花即沾满尘埃的花。“粪”字本来是名词,引申为污秽,就可作修饰词来使用了。读者从“塺花粪草”四字中,可以想像出大兵之后的名胜古迹,无人游览,无人欣赏,景象凄凉,立体感也很强。

徐州

徐州

州名。汉始置,宋、明均称徐州。小说第二十六回称来旺被“递解原籍徐州为民”。然第六十五回将徐州归为山东八府之内,不合宋、明实际情况。因徐州于宋时属京东路,明时属南京徽州府。明代山东只有六府,未包括徐州及东平府。

☚ 流沙河《金瓶小札》云:   天汉桥 ☛

徐州xú zhōu

〖名词〗
地名。在今江苏徐州(1)。《祭十二郎文》:吾佐戎徐州。——我在徐州协理军务。

徐州

徐州

《禹贡》时设置的行政区。九州之一。秦设郡无徐州,汉复设州,此后历代沿置。至清代改为徐州府。《尚书·禹贡》: “海、岱及淮惟徐州。”《晋书·地理志下》: 徐州: 案《禹贡》海岱及淮之地,舜12牧,则其一也。于周入青州之域。《春秋元命包》 云: ‘天氐流为徐州。’ 盖取舒缓之义,或云因徐丘以立名。秦兼天下,以置泗水、薛、琅邪3郡。楚汉之际,分置东阳郡。汉又分置东海郡,改泗水为沛,改薛为鲁,分沛置楚国,以东阳属吴国。景帝改吴为江都,武帝分沛、东阳置临淮郡,改江都为广陵。及置13州,以其地为徐州,统楚国及东海、琅邪、临淮、广陵4郡。宣帝改楚为彭城郡,后汉改为彭城国,以沛郡之广戚县来属,改临淮为下邳国。及太康元年 (公元280年) 复分下邳属县在淮南者置临淮郡,分琅邪置东莞郡。州凡领郡国7,县61,户81021。”

☚ 秀容郡   徐州府 ☛
徐州

徐州

古时名城。今为江苏徐州市。古为大彭氏国,秦置彭城县,汉置彭城郡、彭城国,三国魏移徐州治于此。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徐州。元至正八年升为徐州路,至正十二年降为武安州。明复称徐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为徐州府。原筑有城,明洪武初重筑,城周九里余,高三丈三尺,设四座城门,东曰河清、西曰通汴、北曰武宁、南曰迎恩。有铜山县附郭。今存云龙山、放鹤亭、华佗墓、范增墓、乾隆行宫等名胜古迹。

☚ 江宁   淮安 ☛
徐州

徐州Xuzhou

古称彭城。江苏省省辖市。在江苏省西北部,京沪、陇海铁路交点。它东襟淮海,西带中原,南屏江浙,北扼齐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全市辖云龙、鼓楼、郊区、矿区、贾汪5个区和周围6县。总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72平方公里。1988年市区人口87.2万。徐州历史悠久,商代称“大彭国”;春秋战国名“彭城邑”,为宋都城;秦末为西楚国都;东汉称“彭城国”;三国魏为徐州治;清为徐州府治。1938年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曾以此为中心展开。徐州工业在1949年前十分落后,仅有少量煤、铁矿石、面粉、火柴、卷烟等小型厂矿和作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工业有迅速发展。现在已初步形成以煤炭、电力、建材为主体,冶金、机械、化工、电子、仪表、皮革、纺织、塑料、服装鞋帽、食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1988年国民生产总产值达80亿元。徐州是江苏省重要能源基地,133个煤矿年产原煤1 866万吨,5个电厂发电量102.97万千瓦。这里有全国电压等级最高的500千伏超高压变电所和徐州—上海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线路。徐州是我国重要交通枢纽,有全国铁路特级编组站。徐州文物古迹丰富,著名的有大佛像、兴化寺、大士岩、戏马台、大风歌碑、汉兵马俑、乾隆行宫等。市南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

☚ 连云港   镇江 ☛

徐州

❶《书·禹贡》九州之一。东自今黄海,南止淮河,西与豫州交界,界址不详,北以泰山与青州分界。约包括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
❷两汉十三部州之一。东汉治今山东郯城。领有今山东南部和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及安徽东北部。

徐州

古称“彭城”。中国历代军事重镇。现为江苏省煤炭基地。京沪、陇海铁路枢纽。市区面积184平方千米。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2万余人,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5万人。

徐州xú zhōu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9卷石脑(8)。地名。江苏省徐州市。

徐州

❶战国时为俆县,徐与俆同音。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❷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东东南部和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东汉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三国魏时移治于彭城县(今江苏徐州市);东晋初,失淮北地,治所南迁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后复得淮北地,于义熙七年(411年)分淮北地为北徐州,治所仍在彭城县;淮南仍为徐州。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又改徐州为南徐州,北徐州为徐州。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间曾改为彭城郡,后复为徐州。元至正八年(1348年)升为徐州路。十二年(1352年)降为武安州。明洪武初又复为徐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为徐州府。

❸十六国南燕置,治所在莒城(今山东莒县)。辖境约当今山东沂山东南至海滨一带。后废。

❹十六国后秦置,治所在项县(今河南沈丘县南)。辖境约当今河南商丘市、太康、商水等县以东地区及安徽蒙城、亳县、涡阳等县地。后废。

❺南朝宋置,治所在燕县(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的蚌埠市、全椒、滁县、来安、嘉山、凤阳等县地。齐改为北徐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