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丝瓜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丝瓜藤 【概况】: 基源 为葫芦科丝瓜属植物丝瓜的茎叶。 原植物 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 余项参见“丝瓜”条。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取,晒干或阴干。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含丝瓜皂甙(Lucyoside)A、B、C、D、E、F、G、H、I和人参皂甙R。、Rg1[1,2]。 参考文献 [1]药学杂志(日) 1984;104(3)∶246 [2]药学杂志(日) 1985;105(9)∶834 【药理】: ❶ 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煎剂、鲜汁、藤和叶的甲醇提取物(L13)对二氧化硫或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都有一定的止咳作用[1,2]。 麻醉犬ig丝瓜藤煎剂5g/kg,对呼吸道粘液分泌量无明显影响。而小鼠ig丝瓜藤和叶的甲醇提取物(L13及L14),有明显增加呼吸道排泌酚红的作用[1]。豚鼠ip丝瓜藤煎剂10g/kg,对组胺至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 但鲜汁无抑菌作用[1,2]。 丝瓜藤提取物对小鼠感染乙脑病毒的死亡有明显预防作用,感染病毒后给药,作用减低;对组织培养细胞感染滤泡性口腔炎病毒也有明显预防作用。并证明该提取物一种对RNase有部分对耐受性,对热(100℃,45分钟)不稳定的干扰素诱生剂[3]。 毒性 大鼠每天ig丝瓜藤煎剂10g/kg,共14d,对体重、体温、心电图及肝、肾、心、肺等内脏均无明显影响。犬ig5g/kg,肝功能未见异常[1,4]。 参考文献 [1]防治气管炎科研资料 1972;(2)∶11 [2]中草药通讯 1971;(2)∶11 [3]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421 [4]科研资料(气管炎专集),1971∶11 。【药性】:性味 甘,平。 ❶ 《本草求原》:“甘,微寒,小毒。” 归经 《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 功效 通经活络,化痰止咳。 主治 腰痛,四肢麻木,月经不调,急、慢性气管炎,咳嗽,哮喘,鼻炎,牙痛,牙宣,汤火伤。 ❹ 《纲目》:“藤及根,治齿 ” 藤汁,外用涂于汤、火伤创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搐鼻。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中国民间实用医方》:“治湿热腰痛:丝瓜藤30g,车前草30g,虎杖15g,黄柏10g。水煎服,每日1剂。” 单方应用 ❶ 《医学正传》:“治鼻中时时流臭黄水,甚至时有头痛:丝瓜藤近根10~17cm,烧存性为细末,酒调服之。” 食疗 江西医药 1963;(12):“治萎缩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丝瓜根藤45g(以新鲜者为佳)和瘦猪肉煎汤服,5次为1疗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