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出来 表现出来发出 表现出某种情形:显得(~大方) 表现出文彩:发华 表现出强横的态度:发横(~耍野) 表现出缺点、过失:疵累 在梦中表现出来:形诸梦寐 形于梦寐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情见于色 把内心的想法通过语言和表情表现出来:形于言色 写作或绘画时,一旦构思成熟,就立即用笔墨表现出来:意到笔随 意随笔生 机到笔随 笔随意到 汇聚在心中的情感借助语言文字和音乐等形式迸发式的表现出来:积中发外 超凡脱俗的气概、气度被充分表现出来:逸气横生 超凡脱俗的情趣被充分表现出来:逸致横生 把感情和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尽情极态 主要意思表现得非常清楚明白:大义昭然 奸诈的表情完全表现出来了:奸态毕露 ☚ 表现1 展示 ☛ 形于言色东晋时期,有一位在水战中陷于敌人重围,却临危不惧,手执苏武节,坚持指挥作战,英勇战死的将军,他叫何无忌。 何无忌是东海郯人,年轻时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为人忠心耿耿,性格开朗豪爽,一任自己的心情直露而不加掩饰。如有不合他心意的事,往往言语和面色上立即表露出来。 当时,贵族桓玄已相当有势力。他打着反对专擅朝政的司马道子及其儿子元显的旗帜,联络了不少有实力的人,起兵与朝廷分庭抗礼。朝廷也一度向他妥协求和,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而司马元显的儿子彦章却一直与何无忌有交往,彦章十分赏识何无忌。当他封为东海王时,就让何无忌任国中尉,兼广武将军。后来,彦章被桓玄害死于城里闹市区,何无忌得悉后,不顾众人力劝,不畏强暴,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来到市中心,大声痛哭,很久才离去。人们无不为他的义深情长所感动。 何无忌的舅舅刘牢子当时是镇守京口的镇北将军。每当有什么大事,何无忌总是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议事。何无忌认为,桓玄有野心,反对司马道子父子只是一个幌子而已。所以当刘牢子奉命去南征桓玄时,他立即随同参战。想不到刘牢子受桓玄的煽动,反过来想投降桓玄。何无忌并不因为刘牢子是自己的亲舅舅而马虎迁就,而是坚决反对,一而再,再而三地劝阻,先是言语恳切,后则口气激烈,最后甚至对舅舅铁板了脸,厉声谴责,根本不顾及亲戚与辈份。终于,他与舅舅分道扬镳。可见他“形于言色”的强烈个性。 后来,桓玄果然篡位。何无忌与刘裕共图打败桓玄的大业。他们一起举兵征讨桓玄。何无忌一直亲率兵卒,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直至杀死桓玄,消灭其势力。 可惜后来他在另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朝野无不痛惜。 何无忌殉国后,皇上下诏高度评价他,赐谥“忠肃”。 “形于言色”这个成语,后来就用来表示内心活动表露在脸上和言辞间。 形于言色xínɡ yú yán sè指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言辞和脸色上。也作“形于辞色”。 形于言色xíngyúyánsè〔述补〕 心里想的都显露在脸上和言词间。《晋书·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 △ 多用于描写内心活动。 也作“形于辞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