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
明代著名书院。 亦名“龟山书院”。原址在今江苏无锡。原为北宋理学家杨时(号龟山)讲学处,地属东林庵,后即以其地为书院。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邑人顾宪成、高攀龙等在其遗址建东林书院,并讲学于此。 “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无锡金匮县志》)。讲学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并撰楹联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由此名声大振,被称作“东林学派”或“东林党”。明末曾四毁书院,第四次即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拆毁天下书院,首及东林”。清代多次重修,渐复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