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济行书瘗鹤铭残本跋
清。纸本。纵109厘米,横45厘米。吉林省博物馆藏。张廷济(清乾隆三十三年—道光二十八年,即公元1768—1848年),原名汝林,字叔末,一字说舟,号竹田,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屡试不中,遂结庐高隐,以图书金石自娱。工诗词,家中收藏鼎彝、碑版及书画甚富,因而精于鉴赏考证,每一碑一器入手,即能知其真伪。工书,楷书多取法颜、褚;行书多取米芾;篆、隶皆上溯周秦汉魏。《清史列传》:“叔末书法米南宫(米芾),草隶独出冠时。”张宗祥云: “叔末早岁学王,小楷宗《黄庭》、《乐毅》,中年之后顶礼襄阳(米芾),大字楷书锋挺豪齐,至饶刷意,惟终觉金石之气充溢纸上,此米书别派也。”传世书迹有《临米芾苕溪诗轴》、《篆书吉日癸巳轴》,著有《桂声堂集》、《清仪阁题跋》、《眉寿堂集》等传世。此跋:“鹤铭原刻今存五石文鱼征君曾得此六字重摹入石其石今归余金石洞天。”款署:“道光丙戌正月八日对雪漫笔廷济。”款下钤<张叔末>及<圣彝考藏金石书画印>首行钤朱文<清仪阁>、白文<金石洞天>。此跋以行书为主,参入有篆意,用笔方圆兼备,以侧笔取势,笔画忽粗忽细,结字忽大忽小,布局错落,最后一行字形较小的款署与第一行字形较大的正文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