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屯垦区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方政府——东北政务委员会出于国防和实边目的而设立的军垦地区。1928年调查筹备,1929年正式建立。地点在洮安、索伦一带。垦区“南抵热河,西接察区外蒙,东衔吉林,又有洮昂铁路贯穿其侧……延袤千余里,位于内外蒙及东三省之中心”。设有兴安区屯垦公署。1929年为军垦时期,军垦单位有五个:第一团驻索伦,在下木局子沿洮儿河西岸开垦;第二团驻葛根庙,在水泉、王爷庙等地开垦;第三团驻镇王公府,在镇王公府附近开垦;编余军官队驻王爷庙,在王爷庙附近开垦;炮兵营是为屯垦服务单位,驻洮南3 000户,仅拨地令习耕作,未参与开垦。屯垦军不但承担屯垦,还肩负警备和剿匪任务。从1930年起为民垦时期,即招收垦民,在屯垦区内垦荒。所放荒段,除指定官荒荒段外,还包括已放未垦民荒。应招垦民多为山东、河北难民。1929年9—12月, 共放荒19 686晌。当年来自冀鲁难民,共六批达4 8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