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引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引虚

中国古代法律用语。唐以后指诬告他人犯罪的人一种自动中止起诉的行为。具体地说,是在被诬告之人尚未经拷讯、审理之前,诬告者向审判官吏申述其所告事实虚假,撤回其诬告。对于此种情形,得根据诬告反坐原则,酌减处刑。《唐律疏议·斗讼》: “诸诬告人者,各反坐。”“诸诬告人流罪以下,前人未加拷掠,而告人引虚者,得减反坐一等。若前人已拷者,不减。”疏议说:“诬告死罪,自有别制。唯诬告人流罪以下,前人未加拷掠,而告人引虚者,得减反坐一等。若前人已拷者,无问杖数多少,然后引虚,即不合减。”“诬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及奴婢、部曲诬告主之期亲、外祖父母者,虽引虚,各不减。”历代沿袭,直至清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