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弋Y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河南之卢氏、四川之长寿及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入声”部。《中文大字典》 注云: “姓也。与 ‘似’通。《说文通训定声》 ‘弋,假借为似’。《诗·庸风·桑中》: ‘美孟弋矣。’ [传]: ‘弋,姓也。’ 《公羊·襄四》‘有夫人弋氏。’”郑樵亦注: “姓也。《姓纂》 云: ‘今蒲州有弋氏。’ 望出河东。” 蒲州,即今山西永济。
宋代有弋子元,进士; 明代有弋斌,永乐进士,官御史; 又有弋险,成化进士,历任尚书; 又有弋谦,官尚书。

弋yì

❶小木樁。今作“杙”。揚雄《長楊賦》:“椓嶻嶭而爲弋,紆南山以爲罝。”
❷一種射鳥的工具,箭上有細絲。禰衡《鸚鵡賦》:“跨崑崙而播弋,冠雲霓而張羅。”
❸用繩繫箭而射取。司馬相如《子虛賦》:“弋白鵠,連鴐鵝。”張衡《西京賦》:“蒲且發,弋高鴻。”

弋yì

❶用带绳的箭射。《郑风·女曰鸡鸣》一章:“将翱将翔,弋凫与雁。”《玉篇》:“弋,缴射也。”朱熹《集传》:“缴射,谓以生丝系矢而射也。”
❷姓。《鄘风·桑中》二章: “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毛《传》: “弋,姓也。”即姒姓。胡承珙《后笺》:“似,本作以。《白虎通》云:‘夏祖昌意以薏以生,赐姓似氏。《说文》无似字,盖本作以,弋与以一声之转。’”王先谦《集疏》:“孟弋即孟姒也。”

☚ 才   弋获 ☛

读音·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与职切,入,职韵。
❶用带绳子的箭射鸟。
❷取。

上一条: 下一条: ">

弋yi

❶带绳的箭。曹植《七启》:“芳饵沈水,轻缴(zhuo)~飞。”(饵:鱼食。沈:沉。缴:拴在箭上的丝绳。)
❷用箭射。《吕氏春秋·功名》:“善~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弋: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用弋射。下:射下。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弋yì

❶古代一种射鸟的箭,上面系(jì)有绳子。
❷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
 △ ~取|~获。
❸姓。
【注意】跟“戈(ɡē)”不同。以“弋”为偏旁的字有“代、式、鸢”等。

古时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获。
○巡~(军舰在海上巡逻)︱游~(兵船等巡逻)。

弋yì

❶ 古代一种系有绳子的射鸟的箭。
❷ 姓。

弋射。以绳系箭射取飞鸟。参见“弋射”条。

☚ 射鉤   射帖 ☛

(1次) 系有丝绳的短箭。矰~机而在上兮《章·诵》

弋yì

弋阳腔的简称。弋阳腔本是江西弋阳地区的民间小戏,后渐流行。特点是台上独唱,幕后帮腔,只用打击乐伴奏。清中叶以来,该剧种逐渐衰亡: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两腔皆有。(二二·486)


弋yì

繳射也。《詩經·鄭風·女曰鷄鳴》:“將翱將翔,弋鳧與鴈。”鄭玄箋: “弋,繳射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弋,羊職反。”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弓箭 > 矰1 > 弋
弋  yì

即矰1。南朝梁·謝朓《和何議曹郊遊二首》詩之一:“春心澹容與,挾弋步中林。”宋·陸游《東齋夜興》詩:“忽憶江湖泊夜船,號鳴避弋鬧群鴻。”

弋yì

❶ 小木桩。后来写作“杙”。扬雄《长杨赋》:“椓嶻嶭而为~,纡南山以为罝。”(椓zhuó:击削。嶻嶭jiéniè:山名。)
❷ 带丝绳的箭。《庄子·应帝王》:“鸟高飞以避矰~之害。”
❸ 用带丝绳的箭射。《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凫与雁。”泛指狩猎。《吕氏春秋·处方》:“韩昭釐侯出~。”
❹ 取。《尚书·多士》:“非我小国敢~殷命。”

*yi

DFAE
❶姓。
❷〈文〉木桩(见《说文解字》)。
❸〈文〉带丝绳的箭,也指用这种箭去射:~矰(带丝绳的射鸟短箭)/~钓(射鸟钓鱼)/~猎(射猎)。
❹〈文〉取:非我小国敢~殷命(见《尚书》)/~窃(用不正当的手法占据)。

射箭

射箭

射 彃 舍拔 决拾 贯鹄 鸣骹飞箭 发矢 发箭 放箭
持弓发箭:操弧
准备射箭:拈弓搭箭
发射良箭:驺发
用绳系在箭上射:弋(~获)
用箭射鸟:弋射
 用箭射飞鸟:射飞
射猎禽兽:射生
饮酒射箭:饮射
骑马射箭:驰射 驰弋
用箭射靶:射招 射的 射侯 射帖
众箭向同一目标射击:簇射
 乱箭集射:丛射
暗中放箭射人:放冷箭
射出的箭又密又多:雨射 箭发如雨 矢如雨下 矢如雨集 矢下如雨
射箭的力量极强:没矢
射箭力量巨大:射石饮羽 没卫饮羽 没金铩羽 没金饮羽 弯弓饮羽
箭射得很深:衔竿
 箭深入所射物体:饮羽
射穿箭靶:破帖
洞穿衣甲:贯甲

☚ 射出   开弓 ☛

木桩

木桩

桩(桩子) 橛 灵丁
小桩:弋 橛
带钩的小木桩:钩弋 钩樴
上粗下尖的小桩:楔(楔子;楔木)
木片楔子:
作标志的小桩:楬(~著)
栓牲口的小木桩:
鸡栖的木桩:
钉在墙上挂衣等的木桩:
停船时系缆绳的木桩:牂柯
刻上尺度的木桩:志桩
古代插在地上测日影的桩:
短木桩:橛子 橛杙 木橛

☚ 木头   木材 ☛

弋yì

❶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
❷姓。

弋yì

Ⅰ  [书] (用带有绳子的箭射) shoot a retrievable arrow; shoot (birds) with bow and arrow Ⅱ  ❶ [书] (带有绳子的箭) a retrievable arrow with a string attached to it
❷ (姓氏) a surname: ~ 谦 Yi Qian

弋yì

(金)
金文像“十”字架上一个杈,以挂物品,许慎认为本义为木桩,引申为拴,作为声符生成的字有:


杙(木桩)
相关链接
“弍”是仿“弌”而成的。宋代财务活动中为避免篡改,一、二、三等数字都仿“弌“加了“弋”,以示慎重。式、忒、代、鸢中的“弋”主要是作形(意)符。

242.趣談“弋”字

弋,是帶繩子的箭,射出去可以回收再用,所以一代一代,“弋”應當是“代”本字。


甲骨文; 金文;篆yì

[象形。《説文》:“弋,橜(jué小木樁)也。象折木衺(xié)銳著形。從厂,象物掛之也。”林義光認爲:弋,從干而曲之。杙與干同意。” 弋,《爾雅》認爲“弋”是雞棲木(小木樁〈杙〉,雞棲於弋爲榤)。把小木樁削尖,一頭系上繩子,就是《詩經》認爲的繳矢〈弋〉:“將翱將翔,弋〈動詞〉鳧與雁”,這裏説的是用弋〈繳矢〉射向在天上飛的野鴨和大雁。由射獵的結果引申爲獲得〈弋獲〉。因爲“弋”是可以回收繼續利用的,所以有“代”〈一次又一次,即一代又一代〉的内涵,有學者認爲“弋”是“代”的初文。]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射下野鴨大雁,與你共用美餐。)

弋yì

3画 弋部 
(1) 〈书〉 带有丝绳的箭。
(2) 〈书〉 用带丝绳的箭射猎: ~获。

弋()


甲骨文合集4284,殷
貞乎
按: 象橛柲之形。

甲骨文合集5900,殷
貞令弋圃乎

甲骨文合集18851,殷
[貞]令……弋……

甲骨文合集20146,殷
勺,王令弋。

方鼎, 殷周金文集成2789,西周中期
弋休𠟭(則)尚。

𤼈鐘, 殷周金文集成246, 西周中期
弋皇且(祖)考高對爾剌(烈)。

郭店楚墓竹簡·魯穆公問子思4,戰國
城(成)孫弋曰:(噫),善才(哉)言(乎)。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18,戰國
□年不弋,君民而不喬(驕),卒王天下而不矣(恃)。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2,戰國
又(有)國者章(好)章惡,(以)眂(示)民(厚), 則民(情)不弋(忒)。
按: 加飾筆,與“戈”混。此處用作“忒”,指有二心。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容成氏50,戰國
成惪(德)者, 𫊟(吾)敚(説)而弋(代)之。
按: 弋,此處用作“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中弓18,戰國
昔三弋(代)之明王, 又(有)四𣳠(海)之内, 猷(猶)(徠)□。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40正,戰國至秦
利弋邋(獵)、報讎、攻軍、韋(圍)城、始殺。

漢印文字徵
弋居丞印。

左棻墓誌陰,晉
父憙,字彦雍,大原相弋陽大守。

元誘墓誌,北魏
及田漁庠塾之閒,揜弋天人之際。
按: 揜弋,捕獲。
《説文》: “弋, 橜也。 象折木衺鋭著形。 从, 象物挂之也。 ”
甲骨文象橛柲之形。金文省形作“”,戰國楚簡多增飾符,與“戈”混。漢隸以後變作“弋”。
“弋”據甲骨文字形當爲“杙”之本字,《玉篇·弋部》: “弋,橛也,所以挂物也。今作杙。”後引申作捕獲。

☚ 部   乀部 ☛

弋★规◎次


yì象形,甲骨文、金文象下端尖锐的小木桩形,小篆字形稍有变化,隶定为“弋”。本义为小木桩,假借为用带着丝绳的箭射鸟,由此引申为猎取、获得。游弋,军舰在水面上巡逻。弋阳,地名,在江西。
【辨析】
以“弋”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yuān:鸢。

(yì)

橛也。象橛形,橛必著於物,則所著之物之形,則橛上所挂之物也。 弋射本作“隿”,《論語》《周禮》作“弋”,皆省借。

*弋riək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橛也。 象折木斜銳者形。 ⺁象物挂之也。 (十二篇下)
有杈之樹枝形。

☚ ">   士 ☛
000000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