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Strong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1970Anna Louise Strong美国记者和作家,中国人民的朋友。早年从事儿童福利和社会事业工作。1921年去苏联,广泛介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1925年首次来华访问。1927年到湖南农村采访。抗日战争时期,又两次来华采访。1946年访问延安,向国外发表了毛泽东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谈话。1958年定居北京,主编《中国通讯》,向全世界热情报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著有《战斗的西班牙》、《斯大林时代》、《中国人征服中国》等书。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1970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美国进步的新闻记者。一生中六次到中国旅行。每一次都是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关头,把中国人民斗争的消息带给全世界。斯特朗1885年11月24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一个叫弗伦德的边疆小镇。父亲是个公理会牧师,对社会改革有强烈兴趣。母亲受到高等教育,对人权和种族平等也有坚定的信念。斯特朗毕业于奥伯林大学,190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开始从事社会工作,成为在全国各城市办儿童福利展览的主要组织者,她刚好30岁那年,接受了华盛顿美国儿童事务局的一个职位,但不久她发现华盛顿和那里的官场生活十分无聊,就辞掉政府的职务,在母亲去世后,来到西亚图同她父亲一起工作。她作为进步分子的候选人,被选入西雅图教育局。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她认为这不符合美国人民的意愿,被免去在西雅图教育局的职务。她继续从事反战活动,为一个社会主义小报《西雅图每日号角》撰写文章。这家报纸仅仅办了9个月,它的印刷机就被当局捣毁了。以后,她在一家较大的工会日报《西雅图工会记事报》当特写编辑,由该报记者工会推举担当了西雅图中央劳工理事会代表。《西雅图工会日记报》是支持俄国革命的第一张美国报纸,这家报纸全力支持1919年西雅图工人总罢工。1921年,由于那些关于列宁和十月革命热情洋溢的报道的影响,她离开美国前往苏联,作为美友社委员会的代表进行她的一次访问。在1922年,她又以西雅图劳工理事会派到国际红色工会理事会的观察家身份,再度前往苏联。1930年,斯特朗在苏联创办和编辑了英文报纸《莫斯科新闻报》,通过这张报纸,她从不同角度报道了苏联的各个方面。在几乎30年的时间里,她把莫斯科作为自己常住之地。在这期间,她每隔一、两年就回美国一次,在那里发表演说,成为报道革命运动的世界著名记者。 ☚ 灯笼 米拉波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