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妮女王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妮女王之战Queen Anne's War北美对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通称。战争于1701年至1714年间进行。促成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争夺殖民地、王朝内讧和经济竞争,而直接原因是对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争夺。为此,在欧洲,法国卷入了与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的战争; 在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南北卡罗来纳殖民地和新英格兰等地也发生了战斗。1702年,英军攻占圣克里斯托弗岛。西印度群岛的军事行动以私掠船小规模海战的形式出现。1702年,南卡罗来纳的殖民者占领了圣奥古斯丁。1706年,西班牙和法国的联合舰队被逐出了查尔斯顿。但法国人及其印第安盟友却一直蹂躏新英格兰的边疆地区,直到1709年英国派遣军队协助殖民地远征军攻打魁北克和蒙特利尔后,这种蹂躏活动才告结束。1701年罗亚尔港被攻占,对魁北克和蒙特利尔的攻击却于次年失败。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结束了战争,但仍留下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安妮女王之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英法两国争夺北美的第二次军事对抗。因发生在安妮女王在位期间,故名。1702年,英国军队攻打西班牙所属佛罗里达的圣奥古斯丁,法国军队及其印第安盟友则开始不断袭击新英格兰的英国移民点。1704年2月29日夜,50名法国士兵和大约200名印第安人袭击了马萨诸塞西部边区的迪尔菲尔德镇,杀死50人,并将111人掳回加拿大(史称“迪尔菲尔德惨案”)。1710年10月16日,尼科尔森率领英国远征军攻占法国阿卡迪亚地区的重要据点罗亚尔港,但在翌年进攻魁北克和蒙特利尔时受挫。根据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法国继续占有新法兰西,包括布雷角和爱德华王子岛,英国则取得纽芬兰、哈得逊湾和阿卡迪亚(后改为英属新斯科舍省)。 安妮女王之战1702—1713年英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进行的对法战争。时值英国安妮女王(Queen Anne,1665—1714)在位,故名。1702年欧洲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同时,战争亦在美洲进行,以英国为一方,以法国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展开激战。西印度群岛、卡罗来纳和新英格兰边境为主要战场。经过几次关键性战役后,在西印度群岛的战争变成私掠船的侵扰,北美殖民地的贸易遭受损失。1702年12月南卡罗来纳人占领了西班牙人的圣奥古斯丁。在南部边境上,形成为控制密西西比河作准备的小规模冲突。新英格兰在战争中首当其冲,成为法国和印第安人袭击的目标。1710年10月在英国的支持下新英格兰的军队占领罗亚尔港,阿卡迪亚落入英国手中,恢复“新斯科舍”的名称。1711年欧洲和谈开始,翌年10月北美殖民地总督接到休战的谕旨。1713年4月英、法签订《乌得勒支和约》。法国承认英国对新斯科舍、纽芬兰和哈得孙湾地区的领有权;禁止西班牙在北美进行皮毛和商业贸易;法国保留布雷顿角岛和在纽芬兰的捕鱼权。同时英国取得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从此法国和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渐衰,逐渐被英国所取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