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建安之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建安之杰 建安之杰建安诗人曹植之美称。钟嵘《诗品》: “陈思(即曹植)为建安之杰。”曹植诗歌、散文、辞赋成就俱高,诗歌尤为同时诗人所不及,故有此称。 ☚ 南洪北孔 中兴第一 ☛ 建安之杰 建安之杰指三国魏著名诗人、辞赋家曹植。钟嵘《诗品》曰:“故知陈思(即曹植)为建安之杰,公幹、仲宣为辅。”曹植曾封陈王,死后谥“思”,世称“陈思王”。年少聪敏,十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其父曹操宠爱,几为太子。曹丕称帝后,他备受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改换封地。多次上书请求任用,终未如愿,忧郁而死。现存诗八十余首,散文近百篇。其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但无论前期后期,他最强烈的愿望是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前期诗歌以《白马篇》为代表,后期诗歌以《杂诗》和《赠白马王彪》为代表。他的诗慷慨悲壮,情兼雅怨,形象生动,语言秀美,形成了“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的独特风格,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最高成就。辞赋创作的数量和质量,在汉魏赋家中均为第一。内容大致可分四类:一为纪事,如《节游赋》、《登台赋》等;二为述行,如《东征赋》、《述行赋》等;三为言志,如《洛神赋》、《鹞雀赋》等;四为咏物,如《宝刀赋》、《神龟赋》等。所赋作篇幅短小精悍,一般只有数百字,最长者不过千字。抒情言志,有强烈的主观情感。名篇很多,其中最出色的有《洛神赋》、《鹞雀赋》、《七启》等,对后世均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参见“三曹”条。明人张溥辑有《陈思王集》,今有赵幼文《曹植集校注》。 ☚ 建安七子 建安文学 ☛ 建安之杰 建安之杰三国时魏诗人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他“生于乱,长于军”,颇有建功立业的壮志。据传能七步赋诗,有称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极受其父宠爱,因此遭兄曹丕猜忌。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从此曹植处处受排挤,十二年后郁闷而死。因其最后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思王”。他一生勤于著述,诗文歌赋均有传世佳作,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洛神赋》、《求自试表》等。无论数量质量堪称当时之冠,无愧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钟嵘《诗品》说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集中体现了建安时期的文学风貌,并为后世典范,钟嵘推崇道:“陈思为建安之杰”。 ☚ 七子之冠冕 王佐之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