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庐山会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庐山会议

指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江西庐山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至16日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彭德怀对1958年以来的“左”倾错误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被毛泽东指责为“右倾”。在接着举行的八中全会上即开展了对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斗争。此后,又在全党开展了一场“反右倾”运动。结果,使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使“左”倾错误更加发展,并延续更长时间。

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1959年

1959年7月至8月,党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于7月2日至8月1日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各省委第一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一些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原定议题是,总结1958年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经验教训,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继续纠正“左”的错误。会议开始时,毛泽东提出19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当前形势、今后任务以及一些具体政策问题,并号召大家读书学习理论。他特别强调了综合平衡、群众路线、工业企业管理制度、工业产品质量、体制、协作区关系、公共食堂、农村初级市场的恢复以及使生产小队成为半核算单位等问题。他对国内形势的概括是“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毛泽东讲话后,会议进行分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多数同志认为应进一步纠正1958年“大跃进”中出现的“左”倾错误,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保护群众的积极性,有的同志主动作了自我批评;也有部分同志对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护短,对纠“左”有抵触情绪,甚至认为出现了右的倾向。7月10日以后会议开始讨论《关于形势和任务——庐山会议议定记录》,并决定7月15日结束会议。这时,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彭德怀对于会议未能透彻解决问题和统一认识深感忧虑,认为有必要向毛泽东进一步陈述自己的看法,于是7月14日呈送毛泽东一封信(即“意见书”)。信中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大跃进”以来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及其原因,认为客观上是由于缺乏建设经验,主观上是由于在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上存在问题,“犯了不够实事求是的毛病”,“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容易犯‘左’的错误”, “总想一步跨进共产主义”。信的基本内容是正确的。7月16日毛泽东把这封信批给全体到会同志讨论,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动摇性”的表现,是右倾机会主义对党的进攻,是向党中央“下战书”。从7月23日开始,会议转向,从反“左”变为反右。根据毛泽东提议,党决定8月2日至16日在庐山举行八届八中全会。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出席了会议,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部分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同志的所谓错误进行批判;讨论调整1959年经济计划指标。会议期间,毛泽东作了多次讲话,写了许多批语和信件。他对庐山会议的斗争性质作了错误的结论,说“庐山出现的这一场斗争,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在调整计划指标方面,全会检查了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毛泽东提出的要搞好综合平衡,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精神,调整降低了钢煤粮棉等重要产品的计划指标。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等一系列文件。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党的政治民主生活受到严重损害,助长了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经济建设方面“左”的错误继续发展,阶级斗争扩大化并步步升级,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严重后果。

☚ 武昌会议   1961年庐山会议 ☛
000011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