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帝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帝姬


十年过去了。那场荣原之战,仍然为人津津乐道。
 茶馆酒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说书人在讲这段故事。
 可奇怪的是,才短短十年,按理说并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但是各个说书人口中的故事却都不尽相同。
 没有一个故事会值得人们说十年。不是这个故事精彩离奇,而是这个故事悬念太多,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相。
 所以它为说书人贡献了最好的素材,也勾起了整个周朝居民的好奇心。
 十年前,外敌来侵。所有国民都以为亡国在即,关键时刻却出了一位关键人物。他一跃而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被奉为传奇。
 要说这个关键人物,还得从先皇说起。先皇还未继位前,因为触怒他的爹——先先皇,被废为平民赶出了皇宫。
 老皇帝并不喜欢这个嫡出长子,在他看来,这个皇子太过懦弱。他喜欢那个能征善战像自己的儿子,可惜那个儿子却是个宠妃的庶出。
 那就让他建功立业来堵住悠悠众口吧!
 他的儿子出征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向来征战四方所向无敌的儿子这次让他失望了,一向沉着的儿子竟然会深入敌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尸骨无存!
 老皇帝一夜白头,我的儿子呢?怎么我的儿子一个都没了……这时有人在他身边提醒,皇上您还有一个儿子呢……他又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赶出皇宫的嫡子,于是他派人开始了秘密的搜寻。
 找了三年居然找不到自己的儿子。在老皇帝就要死心的时候,好消息传来了。他的儿子终于回来了。
 然而让他惊讶的是,他的儿子回来了,同时回来的还有一个女人——一个村妇。怀孕的村妇。他看得出来,他的儿子喜欢这个女人。他什么也没有说。只要团聚了就好!顺理成章,一个月后,新皇登基了。
 对于新皇来说,还有另外一件喜事在等着他。那就是他宠妃腹中的胎儿。三个月的日思夜盼,他的孩子终于降生了。可是等在屋外的新皇听到的第一声并不是婴儿的啼哭,而是一声尖叫。
 新皇闯了进去,他的宠妃给他生下来的哪里是言笑晏晏的孩子啊,这分明是一个有着三只眼的小怪物。
 当夜他没有陪在无助虚弱的宠妃身边,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宫殿。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没想到第二天还有更坏的消息传来。
 第二天还未早朝,他就被太监唤起,原来昨天还好好的太上皇,突然病危,大山临崩。
 他只来得及匆匆见父亲一面,就天人永隔了。
 太巧了,真是太巧了。
 大臣的奏折潮水般涌来,首先发起的是内阁大臣,响应者众。皆言宠妃是妖女,新诞公主身负诅咒。
 大臣在殿外长跪不起,妖女不除,愿以身殉国。
 渐渐地,他相信了那些大臣,宠妃真的可能是妖物。
 下旨吧!别让她危害了自己的江山。他是皇帝,得为天下苍生谋利,他身不由己。
 三天后,宠妃被削了封号,连同可怜的帝姬,一起被秘密烧死于中庭。
 行刑人跟身边同僚说,常人被烧只有嗷嗷乱叫的,怎么那女子竟然还唱得出歌来,如泣如诉,让人觉得心头如有利爪挠抓,实在邪门。
 传到皇帝耳中,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竟然泪水双流。
 而后皇帝下了密旨称,妖女临死歌者,有祸国之谜,如有能解答者,可赏千金。
 (请作者续写,续写截止日期:
 2013年2月1日续写作品将刊登在2013年第6期)
帝姬

帝姬

宋皇帝女儿(公主)的封号。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政和二年(1112),蔡京建议仿周代王姬称例,改公主之称为帝姬、长公主(皇帝姊妹)为长帝姬、大长公主(皇帝姑母)为大长帝姬。此例于建炎元年(1127)改复为旧称。例同上。

☚ 驸马   指挥使 ☛

帝姬

北宋公主之称。古代帝王的女儿称公主,姐妹为长公主,诸姑为大长公主。宋徽宗政和二年,依蔡京之议,仿周代王姬之制改公主为帝姬,郡王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 复称公主。《宋史·公主传》:“陈国公主,始封德康公主,进瀛国、荣国,大观四年,下嫁石端礼,徙陈国,改淑和帝姬,政和七年薨。”

帝姬

帝姬

封号。帝女为帝姬。宋代置。《续资治通鉴·宋纪·徽宗政和三年 (公元1113年)》: “(四月)丙辰,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于是,民间有无主之说。”

☚ 帝   递事官 ☛
帝姬

帝姬

封号。宋政和三年 (1113年) 由蔡京建议,仿周代王姬称例,改公主 (皇帝女) 为帝姬,长公主 (皇帝姊妹) 为长帝姬,大长公主 (皇帝姑母) 为大长帝姬,另加上美名作为封号。又改郡主为宗族,县主为族姬。1127年 (建炎元年) 恢复旧制。《宋史·公主传》: “政和二年,改公主号为帝姬。”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公主称》: “本朝制度多循用前代故事。皇女称公主,姊妹称长公主,诸姑称大长公主。至徽宗末年,一例改变帝姬。建炎元年六月八日,臣僚建言不便,以为古者称妇人称姓,故周曰王姬,犹宋子齐姜之类是也。本朝为商后,非姬姓,不可以称。用是改正。”

☚ 王姬   乡亭翁主 ☛

帝姬

外命妇名。西周时周王之女称为王姬, 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因蔡京建议,仿周制改公主为帝姬, 长公主为长帝姬,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另加上美名作为封号。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复旧制。

帝姬

公主改名,行用于政和三年(1113)闰四月至建炎元年(1127)6月。《宋诏令》卷40《皇帝第三十一女特封庆福帝姬制》。参“公主”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