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象征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象征派

象征派

新诗派别。以诗人李金发为代表。1925年他出版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和《食客与凶年》。写象征派诗的还有穆木天和冯乃超。李金发曾留法学习雕塑,同时深受波特菜尔等的影响,把象征派的诗歌表现方法引入新诗,讲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认为诗歌要表现的是“对于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强调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和先验的世界。这种诗舍弃描写的手法,既不能叙事,也不直接抒发主观感情,而是以奇异的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用来象征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生活,因而造成了朦胧、迷离、神秘的色彩。此派追求抒情形象的多义性,拉大譬喻与比喻事物之间的距离,在常人以为不同的事物间寻找联系,揭示可以引起联想的共同点,使抽象的观念因与具体的事物相联而增强形象性。把本无关系的东西联结起来,产生了“粉红的记忆”、“无味之沙石”、“金色之泪”等诗句。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重视声、色、味的表现,曾被称作一种“神经艺术”。在语言上,常引入一些文言虚词,又往往不用顺畅的句法,读来拗口。在形式上则打破一切格律,诗句之间可以任意跳跃,更加自由化。由于象征方法的怪异,诗句晦涩难解,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联想去猜测、领会,读诗犹如猜谜,故称李金发为“诗怪”。朱自清《新诗的进步》:“象征诗派要表现的是些微妙的情境,比喻是他们的生命; 但是‘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所谓远近不指比喻的材料而指比喻的方法; 他们能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间看出同来。他们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且用最经济的方法将这关系组织成诗; 所谓‘最经济的’就是将一些联络的字句省掉,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起桥来。”

☚ 新格律诗派   太阳灶 ☛
象征派

389 象征派

现代新诗流派,流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其源出于十九世纪末叶法国兴起的象征主义。“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象征主义便被介绍到中国。曾留学法国的李金发出版了《微雨》等受象征派先驱者波特莱尔影响的诗集,成为中国第一个象征派诗人,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新文学中的象征诗派。该派主要诗人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戴望舒、姚蓬子等人。象征派在艺术上表现为神秘主义,强调以暗示、联想、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来传达人的内心的微妙变化。这个特点也直接影响了现代散文。

☚ 现代评论派   现代派 ☛
象征派

象征派

中国现代新诗流派。1925年开始盛行。以“诗怪”李金发为主要代表,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姚蓬子、胡也频等诗人。他们无共同的组织与刊物,仅因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法国象征派诗的影响,都提倡所谓“纯粹的诗歌”,舍弃对事物的具体描写与主观情感的直接抒发,注重运用奇特的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手法创造富于象征的意象,形成大体上一致的艺术风格。创作上大多脱离现实,表现出颓废主义、唯美主义倾向。作品具有神秘朦胧的色彩,较为晦涩难懂。重要诗集有李金发的《微雨》 (1925)、《为幸福而歌》(1926)、《食客与凶年》 (1927),王独清的《圣母像前》 (1926),穆木天的《旅心》(1927),冯乃超的《红纱灯》 (1928),姚蓬子的《银铃》 (1929),胡也频的《也频诗选》(1929)等。该诗派艺术上的主要特点和感情基调,后为30年代初崛起的现代派诗所承继。

☚ 语丝社   新月派 ☛

象征派

symbolis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