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帕累托,维尔弗里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帕累托,维尔弗里多 帕累托,维尔弗里多1848~1923年Pareto,Vilfredo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洛桑学派的创建者之一。出生于巴黎。其父是意大利贵族,曾流亡法国。1869年获工程学博士学位。1893年任洛桑大学经济学教授。他无视对经济关系本质的研究,热衷于把数学应用于经济学,作数量上的推求。他在效用序数论、无差异曲线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他还提出了一个以经验材料为基础的“国民收入的分配规律”,认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由于人们能力不相等而存在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具有稳定性。以此证明分配规律是永恒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讲义》、《社会主义体系》、《政治经济学教程》等。 ☚ 凯恩斯,约翰·梅纳德 奈斯比特,约翰 ☛ 帕累托,维尔弗里多 帕累托,维尔弗里多1848—1923Pareto,Vilfredo意大利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社会学家。出生于法国巴黎—意大利流亡贵族家庭。1858年返回意大利,进入技术工业学院和都灵大学工学院学习数学和物理,1869年获都灵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1870—1892年供职于意大利的铁路和钢铁企业,1893年应洛桑大学之聘代替瓦尔拉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1909年辞去教职致力于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 《政治经济学讲义》、《社会主义体系》、《政治经济学手册》、《社会学通论》等。帕累托在其主要经济著作中发展了瓦尔拉的纯粹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应用数学方面,更多地利用微积分和复杂的图示法。他用“满足能力”取代“效用”一词,以序数效用论取代基数效用论,又由埃奇渥斯的“契约曲线”引申出“无差异曲线”,从而扩展了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他在考察“集合体效用”的极大化问题时,论证了生产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问题,他对于生产资源最佳分配状态的描述,后来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条件”。他还根据对一些国家历史统计资料的考察提出了一个法则: 无论从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来看,如果按收入水平分组,国民收入在各组之间的分配情况显示出一种极为稳定的关系,由这个“帕累托法则”引申出的结论是: 除非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否则就不可能缩小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帕累托是数理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与瓦尔拉共同创建了洛桑学派。其 一般均衡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后经希克斯和萨缪尔森等人的利用和发展,而成为消费者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提出的“帕累托最适度”观点,则被公认为是新福利经济学的思想发端。 ☚ 克拉克,约翰·贝茨 伯恩斯坦,爱德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