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龛叛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徐龛叛乱东晋太兴二年(319年)二月,晋泰山太守徐龛因讨周抚胜与临淮太守刘遐争功,在泰山反晋,降石勒,自称兖州刺史,大掠济(今山东济南)、岱(今山东泰安),攻破东莞(今山东东平)。晋以羊鉴为征虏将军进讨。羊鉴兵驻下邳(今江苏邳县),不敢前。其部将蔡豹败龛于檀丘,龛求救于后赵。石勒派王伏都、张敬往救,龛又疑其袭己,遂斩伏都等三百余人,后率兵降石勒,勒拒之。龛复又回降东晋,东晋以其反复无定,不受其降。永昌元年(322年)七月,后赵中山公石虎克泰山,擒徐龛,送襄国(今河北邢台),勒将其装入袋中,从百尺楼上坠杀之。 徐龛叛乱东晋太兴二年(319年)二月,晋泰山太守徐龛因讨周抚胜与临淮太守刘遐争功,在泰山反晋,降石勒, 自称兖州刺史,大掠济(今山东济南)、岱(今山东泰安),攻破东莞(今山东东平)。永昌元年(322年)七月,后赵中山公石虎克泰山,擒徐龛,送襄国(今河北邢台),勒将其装入袋中,从百尺楼上坠杀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