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Tú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安徽之临泉、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据《姓氏寻源》注云: “当系司徒、徒人、徒何氏所改。” 徒tú❶步行。見“徒行”。 ❷徒步者。特指徒步推車或拉車者。見“徒御”。 ❸士卒。張衡《西京賦》:“縱獵徒,赴長莽。”王粲《羽獵賦》:“選徒命士,咸與竭作。” ❹人眾。董仲舒《士不遇賦》:“彼實繁之有徒兮,指其白而爲黑。”張衡《東京賦》:“迄上林,結徒營。” ❺同類的人,同輩。東方朔《答客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揚雄《長楊賦》:“鑿齒之徒相與摩牙而爭之。”張衡《思玄賦》:“欻神化而蟬蛻兮,朋精粹而爲徒。” ❻空,無物。見“徒搏”。 ❼徒然,白白地。《古文苑》董仲舒《士不遇賦》:“努力觸藩,徒摧角矣。”張衡《歸田賦》:“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 ❽只,但,僅。《漢書》揚雄《羽獵賦》:“徒角搶題注,蹙竦讋怖。”杜篤《論都賦》:“徒以埶便,莫能卒危。” 徒 徒tú❶步卒,步行者。《小雅·黍苗》三章: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毛《传》:“徒行者,御车者,师者,旅者。”郑《笺》:“步行曰徒。召伯营谢邑,以兵众行,其士卒有步行者,有御兵车者。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朱熹《集传》: “徒,步行者。” 《大雅·崧高》七章:“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毛《传》: “徒行者、御车者啴啴喜乐也。”郑《笺》:“车徒之行啴啴安舒。遍邦内皆喜曰: 女乎有善君也。”《鲁颂·泮水》七章:“戎车孔博,徒御无。”郑《笺》:“徒行者、御车者皆敬其事,又无厌倦也。”孔《疏》:“其兵车博大,徒行、御车之人皆敬其事。”《说文》: “徒,步行也。” ❷步行挽车者。《小雅·车攻》七章:“徒御不警,大庖不盈。”毛《传》:“徒,辇也。御,御马也。”孔《疏》: “徒行挽辇者与车上御马者,岂不警戒乎?言以相警戒也。君之大庖所获之禽不充满乎?言充满也。” 一本 “警”作 “惊”。朱熹《集传》:“不惊,言士卒不喧哗也。” ❸徒众。《小雅·巧言》六章: “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孔《疏》:“汝作为谗佞之谋大多,汝所与聚居之徒众几何。”朱熹《集传》:“然其所与居之徒众,几何人哉?”《大雅·棫朴》三章:“淠彼泾舟,烝徒楫之。”郑《笺》:“淠淠然泾水中之舟顺流而行者,乃众徒船人以楫棹之故也,兴众臣之贤者行君政令。”《鲁颂·宫》五章:“公徒三万,贝胄朱。”孔《疏》:“公之徒众有三万人矣,以贝饰胄,其甲以朱绳缀之。” ☚ 息偃 徐 ☛ 徒读音t·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同都切,平,模韵。 ❶徒步;步行。 ❷步兵。 ❸服劳役的人。 ❹众。 ❺同类的人。 ❻门徒;弟子;门人。 ❼贬义词的人。如:好色之徒。 ❽姓。 上一条: 嵞 下一条: 跿 徒秃tǒu❶跟从的人。例:跟~谁就想爬~谁身上成怙呢 。 ❍ 整天跟~他,就想吃香喝辣的 。 ❷独。例:他是个孤~子人,没人招! ❸裸露。例:光~~儿的毣 娃,真好看! ❍ 衣服脱得精~~的一丝不挂。 ❹副词。白白的。例:把活干了挨了个光~子,不给钱。 ❍ 这事白~~的叫人拿嘴说了! 《汉语大字典》:“徒,跟从的人;副词。白白的。”唐慧苑《华严经音义》:“徒,犹独也。”《广雅》:“徒,袒也。” 徒〔tu〕 徒弟 〔tu di〕 doux jib. 徒刑 〔tu xing〕 tux xinx:判~。panb tux xinx. 徒{}四4961动拿。吴语。浙江温岭〖du31〗。我~得动。   徒tu❶空。刘禹锡《天论》:“夫实以丧而名~存。”(实:实体。丧:失去。)《孟子·离娄上》:“~善不足以为政,~法不能以自行。” ❷白白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见欺。”(予:给。见欺:被欺骗。)《国语·晋语三》:“吾岂将~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 ❸只:仅仅。《战国策·魏策四》:“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有先生也。”(先生:对对方的敬称。)《后汉书·刘盆子传》:“~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仇耳。”(县宰:县令。不道:不行正道。) 徒tú❶不借助交通工具行走 △ ~步。 ❷徒弟;学生 △ 学~|门~。 ❸指某类人(含贬义) △ 匪~|赌~|党~|亡命~。 ❹信仰宗教的人 △ 教~。 ❺空的 △ ~手。 ❻只;仅仅 △ ~有虚名。 ❼白白地 △ ~劳。 ❽姓。 徒❶步行:~步丨~行丨~涉。 ❷空:~手。 ❸白白地:~劳丨~然丨~劳往返丨~劳无功丨马齿~增。 ❹只;仅仅:~托空言丨家~四壁。 ❺跟师傅学习的人:~工丨~弟丨~孙丨课~丨门~丨学~丨艺~丨~子~孙。 ❻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丨信~丨僧~。 ❼人(含贬义):囚~丨酒~丨奸~丨匪~丨暴~丨博~丨赌~丨叛~丨不法之~丨好(hao)事之~丨亡命之~。 ❽剥夺犯人自由的刑罚:~刑。 徒tú❶ 步行,不借助交通工具:徒步│徒涉│徒行。 ❷ 空的:徒手。 ❸ 只,仅仅:家徒四壁│徒有虚名。 ❹ 白白地,徒然:徒劳│徒自欢喜。 ❺ 学生,徒弟:高徒│门徒│师徒。 ❻ 信仰宗教的人:信徒│佛教徒│基督徒。 ❼ 指某一类人:党徒│赌徒│酒徒。 【提示】含贬义。 ❽ 姓。 徒(2次) ❶指同类的人。怵迫之~《服》 ❷徒然;白白地。思公子兮~离忧《歌·山》 另见[申徒] 徒tú❶ 徒弟,门徒。《吕氏春秋·当务》:“跖之徒问于跖。”高诱注:“徒,其弟子。”《七谏·哀命》:“从水蛟而为徒兮。” ❷同伙,同党。《国语·晋语二》:“三公子之徒将杀孺子。”韦昭注:“徒,党也。”《九叹·愍命》:“三苗之徒以放逐兮。” ❸ 徒然,白白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师徒归。”杜预注:“徒,空也。”《山鬼》:“思公子兮徒离忧。” 徒tu徒步 徒弟 徒歌 徒工 徒劳 徒然 徒涉 徒手 徒孙 徒行 徒刑 徒长(zhang) 暴徒 歹徒 党徒 赌徒 非徒 匪徒 工徒 教徒 酒徒 门徒 叛徒 囚徒 僧徒 师徒 使徒 司徒 信徒学徒 艺徒 徒步旅行 徒劳无功 徒乱人意 徒托空言 徒有虚名徒子徒孙 不逞之徒 亡命之徒 徒(同)移 迁 徒tú❶(某一类)人:这些人既是无赖之~,银子到手一旦光了,他又寻事故讹诈。(六八·1673) ❷仅仅;只: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一·7)赤壁沉埋水不流,~留名姓载空舟。(五一·1181) 徒❶步行曰徒。《詩經·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師我旅。” 鄭玄箋: “步行曰徒。” ❷止也。《周禮·夏官·大司馬》:“徒乃弊,致禽饁獸于郊,入獻禽以享烝。” 鄭玄注: “徒,止也。” ❸空手也。《儀禮·大射》: “僕人正徒相大師。”鄭玄注: “徒,空手也。” 《儀禮·聘禮》: “上介徒以公賜告,上賓之禮。” 鄭玄注: “徒謂空手。” ❹猶“空” 也。《禮記·檀弓上》: “孔子曰: 異哉,徒使我不誠於伯高。” 鄭玄注: “徒,猶空也。” 《禮記·王制》: “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徒食。” 鄭玄注: “徒,猶空也。” 《禮記·問喪》: “親始死,難斯徒跣,報上衽,交手哭。” 鄭玄注: “徒,猶空也。” 师;生、徒○师shī(名)称某些传授知识技术的人:~父|~傅|~母|~长|~资|教~|老~|拜~|寻~|投~学艺|名~出高徒。 ●生shēng(名)学习的人;学生:师~|招~|新~|考~|女~|男~|书~|大学~|高材~|中学~|小学~|尊师爱~。 ●徒tú(名)徒弟;学徒:~弟|~孙|师~如父子|门~|学~|尊师爱~。 师←→徒 生shī ← → tú shēng师:传授知识技术的人。 徒:徒弟;学生。 生:学生。 【例】 她叹了口气道:“要说起这十三妹来,真真的算个奇人罕事。……她说是逃荒来的,后来和我父亲结了师徒。我父亲见她母女无依,就要留她在家同住,她是执意不肯,在这东南青云山山岗儿上结了几间茅屋,自己同了她母亲住。”(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今天下病沟渎,困笼槛,思阁下药之、养之、投之、放之者,岂特小生而已哉。(唐·元稹:《长庆集·上门下裴相公书》) 徒tú〖形容词〗 光,空(2)。《唐雎不辱使命》: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平民的发怒,也就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李陵答苏武书》: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兵士们手无寸铁,还是光着脑袋奋勇呼喊,争着往上冲。
徒tú〖副词〗 一、表示人、事物、情况、动作行为的对象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只”、“只是”、“仅仅”、“仅”(12)。《唐雎不辱使命》: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梅圣俞诗集序》: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世界上的人仅仅了解他的诗罢了。《五人墓碑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可惜这座墓前仅有石碑,就写下了这篇记。 二、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可译为“空”、“白白地”、“徒然”(4)。《苏秦以连横说秦》:夫徒处而致利。——空等着而想要获得利益。《北山移文》:石径荒凉徒延伫。——石路荒凉,白白地长久等待。《上梅直讲书》: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徒贫贱。——人是不能够苟且地获得富贵的,也不可能白白地贫贱的。
徒tú〖名词〗 一、门徒,弟子(4)。《伯夷列传》: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七十个弟子中,孔子只推举颜渊是好学的。《游侠列传序》:其徒诵义无穷。——他的弟子却永远传诵他们的义气。《上梅直讲书》:有大贤焉而为其徒。——有大贤人做他的门徒。 二、同类人(20)。《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贤能不如孔子。《管仲论》: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天下像这三个人一类的人物难道还少吗?《上梅直讲书》: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颜渊、仲由这一伙学生相互问答。 三、仆役,仆从(2)。《单子知陈必亡》:司徒具徒。——司徒调派仆役。《进学解》:乘马从徒。——乘着马跟着仆役。 徒tú❶ 步行。《周易·贲》:“舍车而~。”《晏子春秋·谏下》:“载过者驰,~过者趋。” ❷ 步兵。《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以往。”(帅:率领。) ❸ 徒党,同伙或同派别的人。《屈原列传》:“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方苞《狱中杂记》:“日与其~置酒酣歌达曙。” ❹ 门徒,弟子。《论语·微子》:“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与?’”《齐桓晋文之事》:“仲尼之~无道桓文之事者。” ❺ 刑徒,被罚服劳役的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郦山,~多道亡。”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也。” ❻ 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师~归。”《孟子·离娄上》:“~善不足以为政,~法不能以自行。” ❼ 徒然,白白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城恐不可得,~见欺。”《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伤悲。” ❽ 只,仅仅。《唐雎不辱使命》:“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有先生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慕君之高义也。” 徒*tuCDBD ❶步行:~步/舍车而~(放着车不坐而步行)。 ❷空:~手。 ❸白白地;不起作用:~劳无功/~费精力。 ❹仅;只:家~四壁/~善不足以为政(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事)(见《孟子》)。 ❺弟子;学生:~弟/门~/学~。 ❻指同一类的人:歹~/酒~/不法之~。 ❼服劳役的犯人:囚~。 ❽古代刑罚的一种,即徒刑。 ❾姓。 夫役和工匠 夫役和工匠丁匠 服劳役的人:徒役 被役使的人:役 服劳役勤务的士兵:役兵 服役的人:役夫 役卒 服杂役的人:倌 服贱役的人:役隶 役丁 刑徒奴隶,服劳役的犯人:徒隶 服徭役的人:徒(女~;丽~) 担负开闭闸门劳役的人:闸夫 (服劳役、做苦工的人:夫役)
另见:服役 役使 ☚ 夫役 仆役 ☛
信徒 信徒徒(教徒) 信人 教友 信徒、党羽:徒子徒孙 离家去寺庙做僧道的人:云客 额外之人 离开家庭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人:出家人 道教或某种宗教迷信组织的参加者:道徒 对出家人的尊称:师父 修炼者:高士 修仙学道的人:高真 餐霞客 黄庭客 得道成仙的人:餐霞人 餐霞子 信奉佛教的人:佛门 佛家 佛子 佛徒法徒 释门 释家 净信 檀维 佛教徒 没有正式出家而在寺庙服役的信徒:行者 皈依佛法者:露地牛 露白地牛 露地白牛 信奉佛教的男女:善男信女 善男善女 不出家的信佛或修道的人:居士 信佛而未出家的男人:信士 信男 信佛而未出家的妇女:信女 向寺院施舍财物的世俗信徒:施主 檀越檀那 去名山寺院烧香参拜的人:香客 伊斯兰教徒:穆斯林 (信宗教的人:信徒)
另见:信仰 信奉 信仰活动 信仰活动场所 ☚ 佛教寺院主持者的职称 僧尼、道人 ☛
徒弟 徒弟徒(徒子;门徒;艺徒;生徒) 门眷 在商店里学做买卖或在工厂里学习技术的年轻人:学徒 对学徒的戏称:相公 称徒弟中的兄长:师兄 同在一个老师门下的受业者:同门 水平高的徒弟:高徒 愚妄的徒弟:顽徒 愚徒 (从师学习的人:徒弟)
另见:学生 跟从 学习 技术 武艺 ☚ 徒弟 弟子 ☛
局限 局限局(局蹐) 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画地(画地为牢;画地成牢;画地作狱;画地为狱) 画狱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有;~不过)仅(仅仅;仅只) 但(~使;非~) 光 独 才 财 单 特 就 啻(不~) 徒 止 殆 惟耳 尔 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囿限 囿于 局限,被限制:囿 (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局限) ☚ 限制 钳制 ☛
各种兵 各种兵天神之兵:天兵 天丁 陆军兵种的一种士兵:步(步兵;步士;步人;步军;步健) 徒人 徒卒徒兵 徒师 精锐的步兵:轻徒 徒步作战的士兵:步卒 步兵,兵卒:徒 海军舰艇上士兵的通称:水兵 湖勇 舟兵 南北朝时州郡乡里自募的兵:义勇 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勇 私人拥有的士兵:私兵 沙民组成的乡兵:沙勇 因流刑发配戍边的军卒:配军 在非正义战争中丧命的士兵:炮灰 战场上俘获的敌兵:阵俘 战死的兵卒:虫沙(猿鹤~) (徒步作战的士兵:步兵) ☚ 兵 骑兵 ☛
贱称 贱称称人(含戏谑或轻视意):家伙 胡涂的家伙:闲男女 鄙贱的称呼:竖(~子;顽~) 卑贱的称谓:贱称 卑微的称谓:卑称 对人的贬称:货(笨~;骚~) 以鄙俗的称呼加于人或物:谚号 对人的鄙称:徒(酒~;赌~) 烂(~人;烂羊头) 奴(~官;狂~) 小儿 黄子(下作~) 鸟人 鼠辈纤儿 阿物儿 对人或物的蔑称:行子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鬼(死~;老~;酒~;烟~;小气~) 古时对地位低下的人的鄙称:小人 对宦官的蔑称:小竖 ☚ 敬称 称一些人 ☛
各种的刑罚 各种的刑罚百刑 刑罚的名称:刑名 刑罚的种类:刑种 军中的刑罚:军刑 按其罪行应判的刑罚:罪刑 对造谣惑众的人所处的刑罚:造言之刑 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罚:笞(笞刑) 扑罚 笞刑和杖刑:笞杖 鞭抽棒打的刑罚:鞭杠 用鞭杖的刑罚:鞭(鞭刑;鞭拊;鞭杖) 罚抶 棰楚 用棍棒等拷打罪犯的刑罚:杖(杖刑;杖棰;杖罚) 棰 棰 决罚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罚:徒(徒刑) 刑徒 剥夺罪犯生命的刑罚:死刑 极刑 重罪重辟 重诛 肆刑 极典 深辜 斩首的刑罚:殊死(殊死刑) 斧钺之诛 接受死刑:归死 杀头或腰斩的刑罚:斩杀 用绳子勒死的刑罚:绞刑 死刑以外的刑罚:小辟 死刑以外的一切刑罚:生刑 施于下体的刑罚:下服 施于上体的刑罚:上服 刺颊 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罪 在罪犯脸上刺字,以墨涂之:黵(黵面) 黥(灼黥) 墨面 墨辟 刀墨 刺字 刺面 于额上刺字:黥首 刺面额,涅以墨之刑:剠 以刀刺面、染黑为记:墨 ☚ 刑罚 各种程度的刑罚 ☛
弟子 弟子徒(徒与;徒众;徒役;徒侣;徒属;徒党;门徒) 生(生徒;学生) 弟(弟徒) 门人 门生 门眷 门下(门下士;门下生;门下客) 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友悌 友弟 友生 年幼未冠的弟子、学生:门童 登门拜师受业的弟子:及门之士 同一师门的弟子:门墙桃李 师门弟子:郎君 受业的弟子:及门(~第子) 门第子 师父传艺所收的最末一个弟子:关门弟子 内心敬仰、但未能直接受教的弟子:私淑弟子 私淑门人 最满意的弟子:得意门生 高才弟子:高足 深通各种学问的弟子:达徒 同门弟子中成绩优良者:高弟 众弟子:诸生 (学生或徒弟:弟子) ☚ 徒弟 文人 ☛
步行 步行步(步砌;负步;屣步;单步) 走 徒(徒步;徒行) 命趾 跑腿 舃履 乘轿或步行:舆步 起身步行:起步 轻装步行:步负 私下步行:间步 轻步或小步行:蹐 缓慢地步行:慢步(~长街) 款步 缓步(~细摇) 安步 徐步 演步 翔步 不乘车而从容地步行:安步当车 缓不代车 缓步当车 当车就安 徐步当车 步行缓慢:鸭行鹅步 鹅行鸭步 鸭步鹅行 鹤行鸭歩 凫行鹤步 (徒步行走:步行)
另见:步子 脚步 步态 ☚ 走的方式 同行 ☛
徒劳 徒劳唐丧 谩劳 枉劳 枉然 白白地:白(白白) 徒(徒然) 空(空空;空劳;空自;空然) 瞎(~张罗) 浪(浪然) 枉(枉自) 枉然,白白地:枵然 白白费心:劳拙 白费心力 白白地耗费心思:白费心机 白费心思 枉费心机 枉费心计 枉费心思 枉费心神 枉费精神 枉用心机 白白地耗费心思和精力:枉费心力 枉抛心力 付出辛劳而无用处:鼠衔姜 老鼠搬姜 耗子搬姜 痴鼠拖姜 劳而无用 白白浪费金钱或耗费宝贵精力去做无用的事:掷金虚牝 虚牝掷金 白为人出力:作嫁(作嫁衣裳;为人作嫁;为人作嫁衣) 压线年年 鸡抱鸭蛋 从前的努力全部白费:前功尽弃 前劳尽弃 前功并弃 前功皆弃 前功尽废 前功尽灭 尽弃前功 希望落空,前功尽弃:付诸东流 付之东流 (无益地耗费力气:徒劳)
另见:白费 耗费 落空 ☚ 徒劳 徒劳无功 ☛
某类人 某类人行(武~;同~) 一类的人:家(男人~;老人~) 这一类人:等辈 同类人:侪(侪类 侪徒;侪属;侪偶;等侪) 伦(同伦;等伦) 畴(畴类) 俦(俦伍;俦类;俦列;俦亚;匹俦;等俦) 徒 辈 属 群类 群匹 群伍 群萃 萃类 等类 等流 类族 一门 一类 同一流的人:流辈 同一类的人或物:流亚 同辈,同类:流伍 等伦 一类或同类人:一路货(一路货色) 同类的人物:俦丽 同类或同等的人们:群伦 各种等类的人物:伦徒 善良的同类:类丑 ☚ 某种人 某族的人 ☛ 徒tú同都切,平模。 ❶徒步;步行。《易·贲》:“舍车而~,义弗乘也。” ❷步兵;士卒。嵇康《赠秀才入军》:“息~兰圃,秣马华山。” ❸徒众;徒党。《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 ❹门徒;徒弟。《吕氏春秋·诬徒》:“父不能令于子,师不能令于~。” ❺徒刑;徒役。《新唐书·刑法志》:“~者,奴也。” ❻副词。徒然;枉然。《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伤悲。” ❼副词。但,仅。《孟子·公孙丑》:“非~无益,而又害之。” 〖徒〗 粵 tou4〔圖〕普 tú ❶ 徒步,步行。韓非《韓非子》:「班白者多以〜行。」 ❷ 步兵。左丘明《春秋.襄公二十九年》:「臣帥〜以討之。」(帥:率領。) ❸ 徒黨,同一類的人。韓愈《師說》:「郯子之〜,其賢不及孔子。」 ❹ 門徒,徒弟。孟軻《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桓:齊桓公。文:晉文公。) ❺ 被罰服勞役的人。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於是乃相與發〜役圍孔子於野。」(〜役:服勞役的人。) ❻副詞,徒然,白白地,有成語「〜勞無功」。李白《月下獨酌》(其一):「月既不解飲,影〜隨我身。」 ❼ 副詞,只,僅僅。《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而藺相如〜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
徒中国古代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唐律疏议·名例》曰:“徒者,奴也,盖奴辱之。”可见刑本是一种奴役、侮辱性质的刑罚。起源极早。商代就有牢狱“圉”,用以拘禁罪犯并限制其自由。《周礼·礼官·司刑》:“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可见周代的徒刑实际上成了墨、劓、非、宫等刑的附加刑。秦汉时期,根据劳役的性质、期限和有无附加刑,将徒刑分为若干等级,并各有专门名称,如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罚作和复作等。魏晋徒刑已不用“城旦”、“鬼薪”等名称。但保留以“发”、“耐”做为徒刑附加刑的制度,并以此作为徒刑的名称。北魏时期徒刑称“徒”。“徒”按劳役年限分为各种等级,因此又称之为 “年刑”。北齐时徒刑称做“刑罪”,由于有附加刑“耐”,所以也称“耐罪”。北周开始正式称做“徒刑”,并附加鞭、笞。隋唐时期徒刑作为五刑之一,分为五等,最低为一年,最高为三年,每等之间相差半年,并且不府加笞、杖,准许以铜赎刑。五代基本沿用唐制,但恢复了加杖制,实际上是一罪两刑。宋代实行折杖制度,即折减笞杖的数目,并且杖后不再服劳役,即所谓“徒罪决而不役”。辽代徒刑较前代为重,分为三等,并有从刑。终身徒刑,不仅加杖,还须“黥面”,所谓“犯一罪而具三刑”。金代徒刑与唐、宋同,唯将五等改为七等,增加了四年、五年两等。元代徒刑分为五等。并附杖刑。按《元典章·刑法一》规定,徒刑的杖刑“皆先决讫,然后发遣”,服劳役时要带镣。明清徒刑基本相同,即分为五等加杖,准许以钱赎。清代有专门“赎罪”的法律,某些罪犯处徒刑后,也可以赎。对于徒刑犯者的加杖,须至配所后执行。对于旗人犯罪而处徒刑者,法律另有规定。 徒❶中国旧制在一定期限内强制罪犯从事劳动的刑罚。北周五刑之一,沿用至清。轻于流刑,重于杖刑。徒的原意是供役使。《周礼、地官、司救》: “凡民之有邪恶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石,役诸司空。” 《唐律疏议·名例》:“徒者,奴也,盖奴辱之”。意指奴役劳动。事实上,秦汉时的髡刑 (髡钳城旦舂)、完刑(完成旦舂)作刑 (鬼薪、白粲、司寇、居作、复作)、魏时的髡刑、完刑、作刑,晋的髡作,梁的耐、北魏的年刑,北齐的刑罪都是徒刑。但北周时才将徒刑作为一种刑名,列入五刑之中。《隋书·刑法志》: “徒输作者,皆伍其所能而役使之”。其年数原为一年至五年,有附加刑 (鞭笞)并附赎罪法。隋改为一年至三年分三等,附赎罪法,无附加刑。唐分五等,即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也附赎罪法、无附加刑。辽时徒刑分三等,即终身、五年、一年半,有附加刑 (决杖)。金与唐同,增四年五年共七等。宋与唐同,有附加刑(决脊杖)。元与宋同,附加刑杖数略有差异。明清亦同。唐、宋、元、明、清的徒刑均以三年为高,对罪犯判处三年徒刑,称为满徒。 ❷中国古代指服劳役的犯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徒 徒刑罚名。即犯罪后被罚服劳役。《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 投下杂职犯赃罪 徒刑 ☛ 徒tú❶空的,没有凭借的。如:徒手。 ❷步行。如:徒步,徒涉。 ❸只有。如:家徒四壁。 ❹徒然。如:徒劳,徒长。 ❺徒弟,学生。如:学徒,门徒。 ❻某种人员。如:信徒,教徒,党徒,赌徒。 ❼徒刑。 ❽姓。 徒 徒tu副词。(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没有成效,相当于“白白地”“徒然”等。如: ❶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徒”句:想要把和氏璧交给秦国,又恐怕得不到秦国的城邑,白白地被欺骗。) ❷今空守孤城,徒费财役。(《资治通鉴·宋纪·文帝元嘉三十年》“徒”句:如今守着一座孤城,徒然浪费财力人力。) (二)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仅限于某种范围,相当于“只是”等。如: ❸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徒”句:强悍的秦国不敢出兵攻打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❹不得其道,而徒多其威,威愈多,民愈不用。(《吕氏春秋·用民》“徒”句:不能按规律办事,而只是增加自己的威风,威风越大,人民越不听从。) ☚ 投 往 ☛ 徒 徒❶古代泛称服劳役的人。 ❷被判处有期徒刑而罚作苦役的人。汉代利用刑徒劳动,创造了大量财富,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汉代有捐资赎罪法, 官吏与富人犯罪, 可以出谷、出资、出帛赎罪, 故服役的刑徒大多是劳动人民。刑徒的劳动项目有:(一)为帝王贵族修建陵墓, 盖造宫苑、府第、太学、宗庙; (二)筑城, 筑障塞, 治水挖河, 开凿栈道,修路架桥; (三)冶铁, 锻铸, 采铜, 伐木, 造瓦; (四)漕运;(五)屯田; (六)从事战争。其中在矿山采掘、冶炼、铸钱及铁官作坊中, 刑徒劳动占有重要地位。服役的刑徒数量很大。刑徒是官营手工业的技术骨干。其中有技术的称为 “五任” , 没有专长的称为 “无任” 。在铁官作铸铁器的称为“铁官徒”。刑徒在官府强制之下服苦役, 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恶劣, 造成大量死亡。据洛阳城南郊汉代刑徒墓地发掘实况,死者绝大多数是青壮年。汉代对于服役刑徒的虐待和压榨, 多次引起了刑徒的反抗暴动。 ☚ 生口 徒隶 ☛ 徒túⅠ ❶ (徒弟; 学生) apprentice; pupil: 学 ~ apprentice; 门 ~ pupil; disciple; 尊师爱 ~ respect the master worker and cherish the apprentice ❷ (信仰某种宗教的人) believer; follower: 信 ~ believer; 天主教 ~ Catholic ❸ (同一派系的人) factionary; gang: 党 ~ member of a clique or a reactionary political party; henchman ❹ [贬] (人) person; fellow: 叛 ~ rebel; traitor; 暴 ~ ruffian; thug; 赌 ~ gambler; 匪 ~ bandits ❺ (徒刑) imprisonment; sentence ❻ (姓氏) a surname: ~ 远 Tu Yuan Ⅱ (空的; 无凭借的) bare; empty: ~ 手 bare-handed; unarmed; ~ 跣 barefooted Ⅲ ❶ (仅仅) only; merely: 非 ~ 如此 not only this; 非 ~无益, 而又害之 worse than useless ❷ (步行) on foot: ~ 涉 wade through; ford ❸ (徒然) in vain; to no avail; without avail: ~ 自惊扰 frighten oneself without reason; become needlessly alarmed ◆徒步 on foot; 徒步跋涉 march; 徒步而去 go on foot; 徒步而行 ride in the marrow-bone coach [stage] — to go on foot; 徒弟 apprentice; disciple; pupil; 徒费精力 flog a [the] dead horse; 徒费口[唇]舌 waste one's breath; It's just a waste of words.; no results after a long talk; waste one's words; 徒费心机 waste one's contrivances; rack one's brains in vain; hatch plots in vain; scheme to no avail; 徒负虚名 enjoy an undeserved reputation; vainly possess an empty name; have a reputation unwarranted by real merits; have a name unworthy of it; 徒工 apprentice; 徒呼[唤]奈何 regret in vain; cry to no avail; Nothing can be done.; only sigh in despair; only to sigh; utter bootless cries; utter unavailing cries of despair; 徒悔无益 Mere regret is of no use.; It is no use repenting of what is done.; {谚} There'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徒具形式 be a mere formality; have a good appearance only; 徒具虚名 exist only in name; have an undeserved reputation; 徒劳 futile effort; fruitless labour; 徒劳往返 make a futile [fruitless] journey [trip]; hurry back and forth for nothing; make a trip in vain [a vain trip]; 徒劳无功 prove futile; beat the air; be a wasted effort; burn daylight; 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 catch shadows; catch the wind in a net; come to naught; draw water in [with] a sieve; end in smoke; fish in the air; flog a dead horse; hold a candle to the sun; labor to no purpose; make a futile effort; make useless trouble; milk a hegoat; much ado about nothing; not to succeed after trying hard; paint the lily; plough [sow] the sands; plow the wave; use [exert] vain efforts; wasted effort; work in vain; work to no avail; 徒劳无益 flog a dead horse; be a fool for one's pains; be merely wasting one's energy; 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 come to naught; end (up) in smoke; look for a needle in a bundle of hay [in a haystack]; mak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of no avail; pour water in a sieve; work in vain; 徒劳之举 a losing game; a futile effort; beat the air; plough [sow] the sands; milk a he-goat; 徒然 in vain; for nothing; to no avail; 徒人 a surname; 徒涉 [书] wade through; ford; 徒手 bare-handed; unarmed; 徒手搏斗 fight bare-handed; 徒手起家 make a fortune starting from scratch; become rich bare-handed; 徒手体操 calisthenics; 徒死无益 There is no advantage [sense] in a useless death.; 徒孙 disciple's disciple; 徒托空言 only make empty promises; empty talk without deeds; jaw but do nothing; make a lame excuse in vain; It is no use trying to make excuse.; render lip service; That is a shallow pretext that won't do you a bit of good.; 徒刑 {律} imprisonment; sentence; 徒行往返 go and return on foot; 徒有其表 have a good appearance only; be reduced to pure form; good look without substantial ability; keep up appearances — outward show; look impressive but lack real worth; save up appearance; 徒有皮毛 superficial; without substance; 徒有其名 nominal; in name only; 徒有形式 be a mere formality; 徒有虚名 enjoy undeserved fame; enjoy a reputation unwarranted by any real learning; have an undeserved reputation; in name, not in reality; nominal; of a kind; vainly possessing an empty name; 徒长 {农} spindling; excessive growth 徒春秋时隶属于战车的战斗步兵。即“步卒”,见该条。 徒tú❶ 徒费唇舌|徒呼奈何|徒唤奈何|徒劳无功|徒劳无益|徒手空拳|徒拥虚名|徒有其表|徒有虚名|徒子徒孙
❷ 家徒四壁|结徒聚党|居徒四壁|室徒四壁
❸ 马齿徒增|被发徒跣|披发徒跣
❹ 高阳酒徒|亡命之徒|无耻之徒|宵小之徒 徒徒,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从止从土,會徒步之意,“土” 兼作聲符。金文或从彳从土,或从辵从土,从止、从彳與从辵表意相同。本義是步行,引申指步兵、隨從、黨徒、徒弟、刑徒等義,又泛指衆人。銘文或用本義。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徒tú(10画)
  *徒tú10画 彳部 (1) 步行;不借助交通工具行走: ~步|~涉。 (2) 空的,没有凭借的: ~手。 (3) 只;仅仅: ~有虚名|~托空言|家~四壁。 (4) 白白地: ~然|~劳|~自惊扰。 (5) 徒弟;学生: ~工|门~|师~|高~|学~|尊师爱~。 (6) 信仰某种宗教的人: 信~|佛教~|基督~。 (7) 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 党~。 (8) (某一类)人(含贬义): 酒~|匪~|歹~|不法之~。 (9) 徒刑,剥夺犯人自由的刑罚。 徒 ☚ 巡 隨 ☛ 徒tú西周金文以来的会意兼形声字。从彳、止,即走之旁(辵chuò,走路),从土(路上有土),土亦声。本是步行义。组词如:徒步(不用车马)。不用什么凭借事物,引申为空。如:徒手|徒然|徒劳往返。又引申为只,仅仅。如:徒托空言|不徒无益,反而有害。转为名词,古代指跟从的人(如仆役或卫兵等)。又引申指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又引申指信仰同一宗教的人。如:教徒。也指人,多指坏人。如:匪徒|不法之徒。又引申指徒弟。如:学徒|门徒。近代现代有徒刑。即剥夺犯人自由的刑罚。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 徒★常◎常
tú形声,小篆从辵,土声,本义为步行,引申为步兵、跟从的人、弟子、有某种宗教信仰的人、某种人或某一派的人(多含贬义)、服劳役的人、没有凭借的、空的、副词(相当于“仅仅”“白白地”)等。徒 (tú)步行也。从辵,土聲。 徒 金 篆 隶tú【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辵( chuò),土声。辵由彳(行的一半,“行”本义道路)、止(趾的本字)组成,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现代汉字“徒”与“徙”形近,前者声符为土,后者声符为止。 【释义】《说文》:“步行也。”本义是在道路上步行。徒是不借助任何交通工具而行走。先秦战争是车战,每乘兵车上有甲士3人,后跟随步兵72人即徒。由此引申为随从、徒众、空等义,如官府的随从叫[徒役],老师的学生叫[徒弟],信教的人叫[教徒]、[信徒],不用任何工具叫[徒手]等等。[室徒四壁]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 In ancient character it is related to辵( chuò,walk) in meaning and sounds like the pronunciation of土(tǔ, earth). 【original meaning】 Walking on r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