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基本上属于应用经济学的性质。它以理论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也在科学总结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实践的基础上,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作出自己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应用经济理论,以指导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工业经济发展及对其进行社会管理的规律性的学科。 同时,工业经济学又是一门历史不长的新兴学科。它是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于20世纪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的。但是,工业经济理论则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它是伴随着机器大工业一起诞生,一起发展的。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它的整个工业经济活动仍然是无政府状态的,这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对工业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的社会管理。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出版过不少关于工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专著,但这些理论始终是零散的和着眼于定量分析与现象描述上的,从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 工业经济学最初创立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于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了这门学科,并根据中国工业生产和建设的具体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形成了中国的工业经济学。这门学科在指导社会主义工业生产和建设、培养工业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的工业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特别是经济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国情特点及其演变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它当然也注意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经济与管理理论中符合实际的科学成份。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也是工业经济学的指导理论。因此,中国的工业经济学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中国的工业现代化服务的。 工业经济学在不同的工业生产力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容范围。但它之所以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它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总的来说,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客观地存在于现代工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规律,并探讨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自觉利用这些规律的途径和方法。它不仅研究工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运动的规律性,而且根据这些规律性,探求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对工业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现代工业的发展及其在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的组织、管理是一个运动着的对象。从经济活动的横断面来看,它包括了由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四个基本环节所组成的工业扩大再生产的不断发展过程。从社会结构的纵断面来看,它又跨越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领域。现代工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中发展的。因此,在研究和揭示工业发展的规律并自觉利用这些规律在各个层次对工业进行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时,就必须全面考察来自上述三方面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中国经济学者研究工业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努力探索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完整的、科学的工业经济管理理论体系。中国学者认为,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研究工业经济理论必须贯串以下指导思想,即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客观的经济规律为依据;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 工业经济学还是比较年轻的学科,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不断总结工业生产和建设的经验,来不断地充实它、完善它。 ☚ 工业经济 工业 ☛ 工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研究工业经济发展及对其进行社会管理的一门学科。工业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创立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工业经济理论是伴随着机器大工业一起诞生,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工业经济学研究工业部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部门经济学之一。 工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部门经济理论的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工业部门内部的生产关系。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通过对工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的全面系统分析,揭示工业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以及各种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范围和条件,从而达到促进工业发展的目的。为此,它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 工业经济学是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必然产物。机器大工业产生以后,研究工业经济活动的有关著述大量问世。例如,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12~1924年)于1879年就发表了《工业经济学》(《Economics of Industry》)(伦敦,1881年再版)的著述。我国学者彭维基等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撰写了 《工业经济》的书(商务印书馆1930年)但作为一门独立、系统科学的工业经济学,则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以后才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提出了建立和发展工业经济学学科体系的迫切任务,而且为这门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苏联是最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一般认为工业经济学是在苏联首先创立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学是五十年代从苏联移植过来的。工业经济一词来源于俄文 “Зкономика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早在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就开始开设工业经济学课程。当时负责讲授的是苏联专家,教材也是苏联专家编写的。主要的有:《工业经济讲义》(《Курс экономикасоциа листическ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1—2)包格丹诺维奇著),《苏联工业经济教科书》 (《ЭкономикаПромыщленности СССР》 учеб-ник),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在翻译和采用苏联专家教材的同时,开始着手我国自己教材编写的准备工作。五十年代中期,由该校工业经济教研室编写出了第一部中国工业经济学讲义。 随着我国工业建设事业和工业经济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由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编写的工业经济学教材,已经打破了苏联教材体系的束缚,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点的工业经济学学科体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我国工业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活动迅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从事工业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单位,除大专院校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室或专业组。开设工业经济专业的主要院校都编写出了自己的工业经济学教材,出版了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 工业经济学是一门尚在发展中的新学科,由于人们对工业经济活动领域中的复杂现象尚有种种不同认识,因而对于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尚有不同看法。苏联经济学家Б.М. 列文 (Б.М.Левина)认为,工业经济学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部门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及作为完整体系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总和。这些规律对于生产的所有部门来说都是共同的。工业经济学就是研究在工业及其主导部门表现和运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形式和特点,以及工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科学; 日本经济学家伊东岱吉等认为,工业经济学是以工业这个产业部门的经济现象为对象的,特别是以工业的生产过程为基础的各种经济关系为对象的。工业经济学是关于工业部门的经济理论,是基本经济理论的一部分。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工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日本另一位经济学家水津厷山则认为,工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科,是部门经济学。工业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工业部门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一般的经济规律在这些工业部门中的具体表现和特殊表现、以及特殊运动规律,从而客观地、合乎规律地掌握资本主义工业的情况的科学; 英国经济学家W.S.荷威认为,工业经济学是研究有关工业的市场和厂商方面的经济现象的。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工业部门经济活动的运转的。工业经济学是由微观经济学发展起来的,对工业经济的分析一般是在微观经济学结构中进行的;关于工业经济学的内容,从目前大多数教材来看,一般包括:工业的现状及现代化、发展趋势和管理体制; 工业的部门结构、布局和专业化协作以及联合化; 工业的技术发展和资源;工业的基本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业产品的成本、价格、销售和利润;工业的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等。 工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是由一系列子学科组成的。按工业内部的行业划分,有机械工业经济学、冶金工业经济学、煤炭工业经济学、建筑工业经济学、纺织工业经济学、食品工业经济学等等;按工业经济研究的具体内容分,有工业组织学、工业结构学、工业布局学、工业资源学、工业效益学等等。 工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开拓了工业经济学学科研究的新领域。 阅读书目: 《工业经济学》祝寿慈编,商务印务馆1950年版,《中国工业经济讲义》 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苏联工业经济》(《Экономика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СССР》) 〔苏〕列文主编,金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IndustrialEconomics;theory and evidence》D. A. Hay & D. J. Morris,Oxford Univ. Pr.,1979; 《Indus-trial Economics: Australian Stu-dies》《工业经济论》〔日〕伊东岱吉等主编,东京有斐阁,1979年版;L.R.Wabb & R. H. Allau,ed. Sydney:George Allen & Unwin,1982;《Industrial Economics: an Intro-ductiory Text book》 R. R. Bar-thwal,New Delh: Wiley EasternItd.,1984. 〔参〕 工业经济管理学、工业企业管理学 工业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是研究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力合理组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它以理论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也在科学总结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实践的基础上,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作出自己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应用经济理论,以指导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其研究对象,具体来讲主要有: 工业布局与工业部门结构; 工业规划和技术发展; 工业现代化、专业化和联合化; 工业劳动力和工资奖励; 物资资源和供应; 工业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利润;企业规模和经济效果;工业污染的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工业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渗透性、辐射性和吸纳性很强的开放学科,与政治经济学、工业企业管理学、统计学、技术科学等均有密切联系。我国的工业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国情特点及其演进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工业经济学以这理论为指导,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 工业配置 工业革命 ☛ 00000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