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工业技术是人类在工业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中积累起来的生产操作方法和劳动技能等的经验、知识以及体现这些经验、知识的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就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工业劳动资料包括劳动工具及保证工业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其他物质条件,如工厂的用地、厂房、各种管线等。
在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各种劳动工具,马克思把他称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不断创新的生产工具是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是工业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他的劳动手段,同样也反映出工业技术的状况、水平和效果,加上不断创新的劳动对象,劳动者不断改进与创新的操作技能和工艺流程等,也都构成工业技术的重要内容。因此,工业技术包含了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的内容。广义的工业技术是指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工艺流程等内容,它具有形态上的多元性,即物形态、信息形态、智力形态等。狭义的工业技术则主要是指工业劳动资料。
工业技术发展方向就是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即工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化学化以及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❶工业生产的机械化。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用机器或机器体系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的过程,是工业技术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按代替手工劳动的程度可分为半机械化、局部机械化、全机械化。机械化不仅局限于用一般的机械代替手工劳动,还表现为用更高效率的机器代替已经过时的低效率机器。机械化的这一发展趋势必然导致工业生产的自动化。
❷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指采用自动控制、自动调整装置来代替人对机器的直接操纵的过程。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人只需要照管和监督机器的运转。自动化是机械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自动化本身也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即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和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是自动化的高级发展阶段,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调节和控制。
❸工业生产的电气化。指电力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过程。它包括动力设备电气化和工艺过程电气化两方面。动力设备电气化和工艺过程的电气化可以创造出新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工艺。电气化是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机械化、自动化及化学化都只能在电气化的基础上实现。
❹工业生产的化学化。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发展和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性质和形态等来生产产品的方法。工业生产的化学化也是在机械化和电气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往往还和自动化结合在一起,有很多化工生产的工艺过程必须由自动化装置加以保证。工业生产的化学化大大促进了工业产品和劳动对象的多样化与现代化,促进了工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工业生产工艺的高速化。
❺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当前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光纤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激光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迅猛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制订战略性对策,并在工业中广泛加以应用,使工业技术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综合应用为例,它开创了利用机械部分替代人类智能劳动的时代,为远距离自动控制和全盘自动化提供了可能。因而,工业技术的最终发展方向必然是及时、充分地广泛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把工业技术的发展转移到一个更高的现代化的水平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