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善宝著名农学家教育家——金善宝 第八十二个春天——记小麦专家、中国农林科 学院院长金善宝 | 史锁达 任志高 纪希晨 | 农业出版社1985年6月135页 人民日报1978年7月18日,新华月报 1978年7期 | 我国现代卓越的农学家金善宝教授 金善宝 | 林景玉 林景玉 | 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5卷2期 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47页 |
金善宝人生“三部曲”——访著名农业科学家金善宝 一代农业科学工作者的楷模——读《著名农学 家教育家金善宝》 | 段心强等 王诗侠 |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12月12日 农业图书1985年3期 | 年逾九旬的农学家、教育家金善宝一年完成两 部(卷)百科全书编审工作 | 李方诗等主编 |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245页 |
金善宝被推举为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 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 家金善宝百岁华诞 |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编委 会编 |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268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284页 | 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农业科学家金善宝在 北京逝世 | 李维民主编 | 中国人物年鉴(1998)第255页 | 20世纪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金善宝(1895— 1997) | 李维民主编 |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33页 | 金善宝(1895— ) | 《中国科苑英华录》 编写组 | 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下)第 135页 | 金善宝(1895— ) | 廖盖隆等主编 |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607页 |
金善宝1895~1997农学家、农业教育家、小麦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895年7月2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97年6月25日在北京逝世。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30年赴美攻读作物育种学。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央大学教授、农艺系主任。南京农学院首任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前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长期从事小麦研究,中国近代小麦研究的开创者。主持育成小麦品种多个,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主持研究的《中国小麦的种类及其分布》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早年著有《实用小麦论》、《中国小麦区域》。1928年发表的《中国小麦分类之初步》是中国小麦分类的第一篇文献。50年代后,主编《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等。 
金善宝 金善宝1895~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浙江诸暨人,1895年7月2日出生于故里枫桥镇石口村。13岁开始在家帮助母亲采桑叶、养蚕、采竹笋和砍柴。自幼已掌握了农业基本劳动的本领,并深深体会到农民的疾苦,奠定了立志学农和改变落后农业的决心。1920年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科,毕业后被留在学校的小麦试验场当技术员。1921年,原校改为东南大学,1926年又回校续读一年,完成大学农学专业学习。1928年任教于杭州劳农大学(今浙江农业大学)。1930年赴美留学,1932年回国后,先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江南大学农学院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南京市副市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70年如一日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并编著《实用小麦论》,主编《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等专著。近百岁的金善宝已步入“期颐”之年,但看上去仍然是皓首童颜,思维清晰,视听灵敏,行动轻捷,能独立上下楼,既不用手杖,也不要人搀扶。年轻时,曾因胃大出血而住院。后经服中药而痊愈。40多岁时就已鬓发皆白,常被不相识的列列为“老”字辈的行列中。身经近百年风云变幻的老人,能有如此长寿,其养生的“秘诀”主要是: 不畏艰辛,勇往进取 金善宝一生从事小麦的研究工作,这是在学校试验场工作时,奠定了他的科研生涯起跑点。1930年在美国,他放弃了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学习,转到明尼苏达大学边学习边直接参加作物育种研究工作。回国后,一直带领助手爬山涉水到黄山、井冈山、庐山等地进行高山小麦夏繁实验;也到过云南、海南进行春小麦的冬繁实验。除西藏、台湾外,足迹遍及祖国各省地。当他82岁时,正值召开科学大会,自己表示要当28岁来过,足见雄心不减当年。90岁时果真还到河南去作科学考察,最近又去了一趟新疆。直到今日,年年当麦苗的生长季节,都会在中国农科院的小麦实验田中看到他的身影。正是由于长年与大自然打交道,赋予他健康无恙的身体。对知识的不停索取,对技术的不断追求,长期从事创造性工作,是他进取心理的表现。进取心理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和抵御一切不良情绪的基础,也是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根本。 充足睡眠,对弈健身 金善宝非常重视睡眠,每晚9时即入睡,早晨7点半左右起床。中午饭后还要睡到3点。我国古代养生学家有人认为老年人要少睡,但现代养生学家认为,老年人少睡是神经系统功能减退的表现,而不反映老年人对睡眠的生理要求。金善宝认为,睡眠可全面调节生理功能,稳定神经系统的平衡和重新积集能量的一种状态。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恢复起来较中青年人要慢得多,所以需要有较长的睡眠时间。下象棋是他最大的爱好,每天都要到院内老干部活动站找棋友对弈。不仅出棋果断、敏捷,棋艺颇高,六七十岁的“后生”,经常败在他的手下。他常说,下棋时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屏心静气对弈交战,会促进健康,延年益寿。事实也正是如此,下棋要头脑冷静、深谋远虑,可延缓脑细胞的衰老,不仅可以增强思维能力,变得聪颖、机敏,而且还可提高洞察事物和处理事务的能力。由于一切旁虑、杂念都会自觉摒弃,心中只有棋局,颇似气功的“意守”,故有健身作用。正像著名棋王谢侠逊一样,95岁时依旧步履矫健,耳聪目明,反应敏捷,落子神速。 心胸开阔,永不生气 金善宝的思想非常开朗,从不为琐碎小事大动肝火,遇事想得开,不生闷气,忠厚让人,宽宏大量。他认为三国中的周瑜是因为心胸狭窄而被气死的。他总爱诙谐地说,别人气你,你不要生气,要学点阿Q精神。他一生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不求权利、金钱、名誉、地位,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 ☚ 冰心 朱屺瞻 ☛ 00002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