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域类型工业生产的地域组合形式或工业各部门在地域上的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状态。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该地域的资源、地理条件、市场需求状况、原有产业的技术经济基础和产业政策的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这些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内容、结构与特点的工业地域组合形式。我国的工业地域类型是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和统一计划的指导下,结合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原有工业发展基础,在全国不同的地域范围内逐步发展而成的工业生产组合。这种组合形式具体表现为地区工业结构中各部门(企业)间有机的联系或依存状态,同时也体现在工业生产的地域专业化及相应的外部产业联系等方面。根据工业各部门在地域上的结合特征,我国大体上存在以下五种主要的工业地域组合类型:(1) 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类型,如煤、铁、有色金属、石油矿藏的开采地带,水力发电中心等;(2)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地域类型,如全国绝大多数的地、县级中心城市;(3) 以重工业为主、采掘与加工相结合的工业地域类型,如采矿与冶金相结合,煤、电、化工相结合,非金属矿采掘与加工相结合的资源-加工型城市;(4) 以轻工业为主、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加工工业地域类型,如许多加工(组装)业发达的大、中城市;(5) 轻、重工业并举,以加工为主而又综合发展的工业地域类型,如多数省会所在地的特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