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嵇康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嵇康集

嵇康集

鲁迅辑校。校订精审,去取严谨。《鲁迅全集》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6月影印校正稿本,线装一册。

☚ 嵇中散集   嵇康集校注 ☛

《嵇康集》

《嵇康集》

三国魏嵇康撰,嵇康(224~263),字叔夜,谯郡 (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他和阮籍并称,同为“竹林七贤”之一;政治上被认为属于曹魏集团,在哲学上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针对司马氏“以孝治天下”的虚伪名教,尖锐地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史教而任自然”之说,又曾当面奚落过司马昭的党羽锺会,终于遭受锺会陷害,为司马昭所杀。嵇康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诗长于四言,如《幽愤诗》和《送秀才入军》,感情充沛,风格清峻,笔力刚劲是其特点。其散文的成就更高,《与山巨源绝交书》观点鲜明,措辞激切,论证严密,富于讽刺意味,历来被视为代表作,《难自然好学论》、《声无哀乐论》也很有名。嵇康还擅长音乐,以弹奏《广陵散》著名。据《隋书·经籍志》所载,嵇康原有集15卷,至宋代仅存10卷,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年间黄省曾辑刻的《嵇中散集》10卷,《四部丛刊》影印的便是此本。以后刻本很多,如明薛应旂1卷本,张燮《七十二家集》6卷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1卷本等。鲁迅辑校的《嵇康集》10卷本,以明吴宽丛书堂钞本为底本,用黄省曾等刻本以及类书古注等加以校勘,1956年由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是嵇集最好的版本。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戴明扬的《嵇康集校注》,此书着重于正文字,理旧说,是一部研究嵇康生平和作品较为完备的专集。


古籍名著《嵇康集》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 可可诗词网

嵇康集

 诗文别集。十卷。嵇康撰。今见最早有明嘉靖间刊本。一九二四年有鲁迅辑校本。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黄初四年(223年),卒于魏景元三年(262年)。谯郡(今安徽宿县)人。魏宗室婿,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而被杀。能文、工诗、善音乐,为“竹林七贤”之首。文学成就主要是散文,四言诗也很有特色,著有《嵇中散集》十五卷。
 是集分十卷,计诗一卷,文九卷。第一卷收诗六十首。卷二至卷十前部分为各体文章。卷十后另附有前人《嵇康集跋》和鲁迅的《跋》、《逸文考》、《著作考》等。
 集中所收诗歌,大多数是四言体。内容多表现清逸脱俗的境界,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也有一些诗,则明显地表现愤世疾俗的感情。代表作是《幽愤诗》,为嵇康因吕安事牵连入狱后所作,表现其托好老庄,不附流俗的志趣和耿直的性格。虽然自知这是招致“谤议”的原因,而略有自悔意,但终不肯改变素志,还要“采薇山阿,散发岩岫”,表示决不与司马氏集团合作的态度和决心。嵇康的诗,与他清高孤傲、正直坦荡的个性相呼应,一些作品写得比较直露,揭露时弊,横议是非,不留情面,表现出清峻警峭的特点;但也有一些作品善用比兴,寄孤愤于言外,托喻清远。对于嵇诗的艺术风格,刘勰、钟嵘都有精当的评价:刘勰说他“嵇志清峻”(《文心雕龙·明诗》),钟嵘说他“过为峻切,然托喻清远”(《诗品》)。
 嵇康的散文成就在诗歌之上。代表作是书信体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写给昔日友人山涛的。山涛曾与嵇康、吕安为友,同为“竹林七贤”中人,但他后来转仕司马氏,并在离任吏部郎之前,欲举嵇康代其原职,康作此书拒绝。书中说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提出“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表示自己不愿出仕的坚决意志。书中流露出不满司马昭阴谋篡魏的情绪,锋利洒脱,很能表现他峻急刚烈的性格。还有一些篇制较长的论说文,如名篇《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管蔡论》等。这些文章论及哲学、政治、伦理、音乐诸方面,其中颇多新说胜解。鲁迅赞其论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嵇康的诗文集,梁以前有十五卷,至宋仅存十卷。今存刊本以明嘉靖年间黄省曾辑刻的十卷本为最早。另有明吴宽丛书堂钞本,与黄本同出于宋十卷本,但比黄本多存诗七首,共六十首,文字讹误也少些。明代中,后期常见的刻本有,汪士贤《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等,大体都出自黄省曾刻本。清代有陆心源皕宋楼钞本,则出自吴宽丛书堂钞本。1924年,鲁迅以吴宽丛书堂钞本为底本,以黄省曾、汪士贤、程荣、张燮、张溥等五家明刻本参校,并用《三国志》裴注、《晋书》、《文选》李善注,《世说新语》刘注及多种类书时《嵇康集》作了大量他校。此本校勘精审,去取严谨,文中校记也比较简明,是《嵇康集》校本中最好的本子。
 《嵇康集》注本有戴明扬教授的《嵇康集校注》。书中正文,依从明代黄省曾嘉靖四年(1525年)仿宋刻本,而以别本及诸书引载者校之,并注出校记。注文先列出旧注、次加戴注,并将明、清诸人评语,附载于各篇之后。此书校勘部分参阅了鲁迅、叶渭清两家校本,有一定价值,但往往偏信旧校“为旧校所敝”(鲁迅语),因而有许多不精当之处。注释、摘评部分却弥足参考。这部分主要特点是,征引繁富、释义准确。凡《文选》所载,戴本则先引李善注,后加自己补注;《文选》未收的,则于每两句下征引典籍,注其出处,释其字义,并在每首诗文后附上集录的前人评语,评语的征引也力求丰富。如卷一《幽愤诗》末,引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苏轼语、刘克庄《后村诗话》、李贽《焚书》、孙《文选评》、沈德潜《古诗源》、何焯《文选评》、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方庭珪《文选集成》等八条,卷五《声无哀乐论》末引了《文心雕龙》、黄道周《声无哀乐辨》、余元熹《汉魏名文乘》、曹宗璠《驳声无哀乐论》等四条,字数达数千字。这些评语基本照录原文,不作删节,很便读者参考。
 常见的《嵇康集》辑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本(即黄省曾刻本),《鲁迅全集》本(即鲁迅校本)。戴明扬校注的《嵇康集校本》有一九六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此本着力于正文字、理旧说、是一部研究嵇原生平和作品较为完备的本子。
嵇康集

嵇康集

一名《嵇中散集》。别集名。三国魏嵇康(官中散大夫)作。嵇集在梁代存有15卷、录1卷。《隋书·经籍志》著录“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五卷”,无录。至宋代仅存10卷,凡诗1卷,文9卷。宋元以后,各家版本都有舛讹衍夺之处,互有出入。明人张溥辑有《嵇中散集》。此集为鲁迅先生辑校,共有10卷。卷一为诗,卷二收有《琴赋》及书2篇,卷三收有《 卜疑》、《养生论》,卷四至卷九收有《黄门郎向子期难养论》等12篇,卷十为《太师箴》、《家诫》。此外有《秩文考》,收有《白首赋》(仅存标题)、《蚕赋》二句、《酒赋》四句(后人多以为嵇含作)等诗文残文。嵇康集的版本众多,类书、总集、丛书和别集中有著录者约73种,其中以鲁迅辑校本最为完备,又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亦较详尽。

☚ 赋汇录要笺略   策学备纂 ☛

嵇康集

又名《嵇中散集》。三国魏嵇康著。据《隋书·经籍志》载,《嵇康集》十三卷。《唐书》则记《嵇康集》十五卷。《宋史·艺文志》载存十卷,亡佚五卷。现为后人辑本。诗一卷,政论、哲学论文九卷。以鲁迅校刊本为详备。

嵇康集

《嵇康集》

鲁迅辑校。《鲁迅全集》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鲁迅校稿,线装全一册。

☚ 嵇中散集   嵇康集校注 ☛
000031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