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崇Chó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安徽之贵池,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商时侯国也。其地在今永兴鄠县东 (按: 当即今陕西之户县),崇侯虎不道,周文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亦云: 唐虞之际,封鲧于崇,谓之崇伯。舜殛鲧于羽山,以其国更封诸侯。商末崇侯虎,西伯 (按: 即周文王) 伐崇,降之 (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作“商末崇侯虎西伯代崇降之”,不通,显然有误。) 子孙以国为氏。
宋代有崇大年,青田令(一说“浦城知县”); 明代有崇刚,扬州卫都指挥,靖难被执,不屈而死; 清代有崇士锦,乾隆庚辰进士。

崇chóng

❶高。賈誼《旱雲賦》:“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佛而有似。”
❷謂德之高,地位之尊,國力之強盛。張衡《應間》:“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杜篤《論都賦》:“篤未甚然其言也,故因爲述大漢之崇。”
❸尊重,推重。邊讓《章華臺賦》:“繼高陽之絶軌,崇成莊之洪基。”
❹終盡。見“崇朝”。
❺猶“興”。張衡《東京賦》:“進明德而崇業,滌饕餮之貪欲。”
❻見“崇牙”。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崇,嵬高也。”崇,高。《周礼·考工记·匠人》:“堂修七寻,堂崇三尺。”
1.通“终” zhong
[例一] 《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崇朝。”笺:“崇,终也,行不终朝亦喻近也。”不崇朝,用不了一个早晨。崇通“终”,终了。
[例二] 《荀子·赋篇》:“周流四海,曾不崇日。”不崇日,不终日,用不了一日。
崇,崇母、冬部;终,章母、冬部。崇、章邻纽双声,冬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叢” cong
[例] 《文选》宋玉《招魂》:“光风转蕙,氾崇兰些。”《小尔雅·广诂》:“崇,丛也。”崇兰,丛兰。崇通“丛”。
崇,崇母、冬部;丛,从母、东部。崇、从准双声,冬、东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充” chong
[例] 柳宗元《柳河东集·送薛存义之任序》:“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崇酒,充酒。崇通“充”,充满。
崇,崇母、冬部;充,昌母、冬部。崇、昌邻纽双声,冬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 上一篇:峿
  • 下一篇:崒

崇chóng

❶高大貌。《周颂·良耜》一章:“其崇如墉,其比如栉。”郑《笺》:“谷成熟而和聚多。如墉也、如栉也,以言积之高大且相比迫也。” 《尔雅·释诂》“崇,高也。”郭璞注:“高大貌。”
❷尊重,崇尚。《周颂·烈文》一章:“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朱熹《集传》: “崇,尊尚也。言汝能无封靡于尔邦,则王当尊汝。”《尔雅·释诂》:“崇,重也。”重,zhòng。
❸厚,积聚。《大雅·凫鹥》四章:“公尸燕饮,福禄来崇。”毛《传》:“崇,重也。”郑《笺》:“今王祭社,又以尸燕,福禄之来,乃重厚也。”《尔雅·释诂》: “崇,充也。”郭璞注: “亦为充盛。”朱熹 《集传》:“崇,积而高大也。”
❹终。见〔崇朝〕 条。

☚ 崩   崇朝 ☛

崇chóng

古诸侯国名。商的盟国。今河南嵩县北,到崇侯虎时,为周文王所灭。《大雅·皇矣》七章:“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孔《疏》:“乃以汝钩援之梯,与汝临冲之车,以往伐彼崇城。言天意归就文王,故文王于是伐崇也。”朱熹《集传》:“崇,国名,在今京兆府鄠县。《史记》: 崇侯虎谮西伯于纣,纣囚西伯于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赐之弓矢鈇钺,得专征伐。曰: 谮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归,三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 《大雅·文王有声》二章:“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 常   奚斯 ☛

读音ch·ong(ˊ),为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锄弓切,平,东韵。
❶高。如:崇山峻岭。
❷尊崇;尊敬;重视。
❸姓。

上一条: 下一条:
{}5483穿(衣服)。闽语。广东中山隆都〖〗。有一些呆、傻。吴语。上海松江:~头~脑。秃头的状态。粤语。广东阳江〖〗。

崇chóng

❶高大
 △ ~山峻岭|~高。
❷尊重
 △ 尊~|推~。
❸姓。
【注意】跟“祟(suì)”字形不同。“祟”上边是“出”,下边是“示”。

❶高:~山峻岭
❷高超:~论宏议。
❸尊重;推重:~敬︱~高︱~尚︱~奉︱~拜丨尊~︱推~

崇chóng

❶ 高:崇高│崇山峻岭。
❷ 尊重,推重,重视:推崇│尊崇│崇尚。
❸ 姓。

崇chóng

尊崇;推重。《诗经·周颂·烈文》:“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朱熹集注:“崇,尊尚也。”《国语·周语上》:“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韦昭注:“崇,尊也。”《九思·守志》:“崇忠贞兮弥坚。”佚名注:“虽遥荡天际之间,不失其忠诚也。”汤炳正今注:“崇,尊尚。”

崇chong

崇拜 崇奉 崇高 崇敬 崇慕 崇尚 崇羡 崇扬 崇仰崇朝(zhao) 推崇 敬崇 尊崇 崇本抑末 崇论宏议1 崇山峻岭崇洋媚外 崇墉百雉2(zhi) 推崇备至

崇chóng

❶高:行不多远,则见~阁巍峨,层楼高起。(十七—十八·365)
❷注重;推崇:虽然贵妃~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十七—十八·366)近因今上~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四·89)

❶厚也。《詩經·周頌·烈文》: “無封靡於爾邦,維王其崇之。”毛傳: “崇,立也。” 鄭玄箋: “崇,厚也。”
❷高也。《周禮·冬官·考工記》: “崇於軫四尺,謂之二等。” 鄭玄注: “崇,高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崇,則人不能登也。” 鄭玄注: “崇,高也。” 《周禮·冬官·瓬人》:“瓬人爲簋,實一觳崇尺,厚半尺,脣寸。” 鄭玄注:“崇,高也。”《周禮·冬官·梓人》: “梓人爲侯,廣興崇方,參分其廣,而鵠居一焉。” 鄭玄注:“崇,高也。”《周禮·冬官·匠人》: “殷人重屋,堂脩七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 鄭玄注: “崇,高也。” 《周禮·冬官·匠人》: “凡爲防,廣與崇方,其閷參分去一。” 鄭玄注: “崇,高也。”《儀禮·大射》: “大侯之崇,見鵠於參。”鄭玄注:“崇,高也。” 《禮記·檀弓上》: “於是封之,崇四尺。”鄭玄注: “崇,高也。” 《禮記·王制》: “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鄭玄注:“崇,高也。高尚其術以作教也。”《禮記·文王世子》: “宗廟之中,以爵爲位,崇德也。”鄭玄注:“崇,高也。” 《禮記·明堂位》: “崇坫康圭。” 鄭玄注:“崇,高也。”
❸充也。《儀禮·鄉飲酒禮》: “阼階上北面再拜,崇酒,賓西階上答拜。” 鄭玄注: “崇,充也。” 《儀禮·鄉射禮》: “再拜崇酒。” 鄭玄注: “崇,充也。”《儀禮·燕禮》: “主人不崇酒,以虚爵降奠於篚。”鄭玄注: “崇,充也。”《儀禮·大射》: “主人不崇酒,以虚爵降奠於篚。” 鄭玄注: “崇,充也。” 《儀禮·有司徹》: “主人北面於東楹東,再拜崇酒。”鄭玄注: “崇,充也。” 《禮記·樂記》:“六成復綴以崇。” 鄭玄注: “崇,充也。”《易·豫》: “象曰: 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鄭玄注: “崇,充也。” ( 《通德堂經解》)
❹牙旌旗飾也。《禮記·檀弓上》: “設披,周也; 設崇,殷也; 綢練設, 夏也。” 鄭玄注: “崇,牙旌旗飾也。”
❺國名。《禮記·明堂位》: “崇鼎,貫鼎,封父龜。”鄭玄注: “崇、貫、封父,皆國名。”
❻猶“尊” 也。《禮記·祭統》: “崇事宗廟社稷。” 鄭玄注: “崇,猶尊。” 《論語·顔淵》: “子張問崇德辨志。” 鄭玄注: “崇,猶尊。” (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鄭注)

崇chóng

旧时北京古书店修绠堂货价暗码,谓数目二。参“石、崇、好、富、家、彭、祖、寿、高、年”条。

矮、矬;崇、高、嵩、危、轩

○矮ǎi

(形)(一)(身材)短:~子|~人|我~你五厘米|个头~。
(二)高度小的:~树|~房子。
(三)(等级、地位)低:在学校里,他比我~一级|往日穷人~三分,如今当家做主人。

○矬cuó

(形)〈方〉(身材)矮。跟“高(一)”相反:~个子|他是个~个儿|他是个~子|~子里拔大个儿。

●崇chóng

(形)高。跟“矮(二)”相反;~山峻岭|~楼高阁。

●高gāo

(形)(一)(身材)长:~个儿|弟弟还~哥哥三厘米|孩子长得~~大大的。
(二)高度大的:~门楼|~板凳儿|院中的树~矮相间。
(三)(等级、地位)高:读书的时候我比他~一班|你工资比他~一级|他们自以为~人一等。

●嵩sōng

(形)(山)高大。跟“矮(二)”相反:~山|~岩|~峦。

●危wēi

(形)〈书〉高;高耸。跟“矮(二)”相反:~墙|~城|~石|~岩|~楼百尺。

●轩xuān

(形)高。跟“矮(一)(二)”相反:~敞|~昂|~朗|~旷|~然大波。

崇chóng

〖名词〗
古国名。商的与国,在今河南嵩县北。崇侯虎时,被周文王所灭(1)。《苏秦以连横说秦》:文王伐崇,武王伐纣。——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殷纣。


崇chóng

〖动词〗
一、增高,增长(1)。《子产坏晋馆垣》:以崇大诸侯之馆。——因而增高加大诸侯的馆舍。
二、尊重,推重(2)。《路温舒尚德缓刑书》:崇仁义。——[他]尊重仁义。《尊经阁记》:崇邪说。——推重邪恶的理论。


崇chóng

〖形容词〗
高,高大(5)。《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进学解》:计班资之崇庳。——计较官职品位的高低。《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譬如山海之崇深。——好比山的高大海的深广。

崇chóng

❶ 高。《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治乱之条贯。”司马相如《上林赋》:“~山矗矗。”
❷ 尊崇,推崇。《礼记·王制》:“上贤以~德,简不肖以绌恶。”韩愈《进学解》:“拔去凶邪,登~俊良。”

*chong

B3E7
❶高耸,高大:~高/~山峻岭。
❷尊重,敬重:~敬/~拜/推~。

高大

高大

杰(杰大) 尨 骏 岸(伟~) 崇(~山;崇大;崇峻;~高;嵩崇) 倬(~立) 巍(巍昂;巍奕;巍峨;巍崇) 崔 褒 葆(葆大)魋颀大 颀硕 穹峻 嵩峻 高壮高密 高名 豪王 森拱 曾闳 凭隆 隆厚 隐阿 魁颀 岿嵬 嵚崟 登闳 岩岩(泰山~) 磊磊
树木、建筑物等高大繁密:干云蔽日 干云遏日 干霄蔽日 蔽日干云
山和建筑物等十分高大:摩天碍日
高峻,高大:高严
坚固高大:坚壮
结实高大:敦硕
宽敞高大:轩峻
深邃高大:阴崇
雄伟高大:雄巍
很高大:孔阜
高大的样子:轮(轮菌) 闶 駊(駊騀)魏(魏魏) 巍巍 巍然 高巍 峨巍 倬尔 言言 訚訚 崇崇 崔崔 磈砢 尨然 魁然 磊嵬 崔嵬 嵬崫 嵬嶷 窿穹 穹隆 穹窿 穹嶐 冯隆 奕奕 砐硪 景员 阆阆
高大独立的样子:岿然
峨然,高大的样子:义然
高而广大的样子:魁恢
高大矗立的样子:岿巍
(又高又大:高大)

另见:︱矮小

☚ 胀大   宏大 ☛

推重

推重

推 归重
尊重,推重:
仰慕推重:景重
奖许推重:褒借
标榜,推重:引重
互相标榜推重:引重
(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推重)

另见:重视 评价 赞许 尊敬 尊重

☚ 看重   推崇 ☛

高(~大;~空;~地) 飞 乔(~木) 亢(高~) 穹 阜 尧 侨迥 延(~楼) 登 卬 昂 襄 崟 崒 峻(~岭) 崝 崇 骞 危(~楼;~冠) 浩 翘 赊 隆嶷 嶛 迸云 翳云 鑱云 重仞累仞 数仞 维嵩 彻天(火光~)排云
高、长:百尺
高而干燥:高垲
高而陡:跻 峭拔
高而险:危峻
高而峻险:
高低的程度:高(高度;高低;高矮) 遐促
高度和深度:高深
高度和宽度:高广
人体的高度:身量
以平均海水面做标准的高度:海拔 拔海
两者高度相等:齐肩
高而直:高耸
高而长:隆长
高而广大:高袤
高而开阔:高旷
高而狭窄:陗束
高的样子:峣(峣峣) 睪(睪如) 停停岧岧 锷锷 酋酋 崇崇 颜颜 额额 岌峨 峨然 嶷岌 高嶷 穹崇 魁堆 茗邈
高耸的样子:崔嵬
高危的样子:岌峨

另见:高大 高峻 水平 程度 ︱低

☚ 高、低   高远1 ☛

〖崇〗 粵 sung4〔時窮切〕普 chóng

❶ 高,特用於山,有成語「〜山峻嶺」。許慎《說文解字》:「〜,嵬高也。」(嵬【粵 ngai4〔危〕普wéi】:高大。)魏禧《吾廬記》:「平疇~田。」
❷ 崇高,重要。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明道德之廣〜,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❸ 尊崇,推崇。《禮記.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禮。」
❹ 重視。桓寬《鹽鐵論.本議》:「是以王者〜本退末。」(本:指農業。末:指商業。)

古国名。在今户县东,虞舜时为崇国,殷时为崇侯虎封地,仍称崇国。《诗·大雅·文王有声》载:“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即指此。

崇chóng

❶高。如:崇高,崇山峻岭。
❷重视,尊敬。如:高崇,推崇。崇尚。
❸姓。

古国名。(一)在陕西户县。《诗·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周文王灭崇国后而筑丰京。可能在灭崇之后,又另封崇国。《左传》:“宣公元年,晋欲求成于秦。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冬,赵穿侵崇,秦弗与成。”(二)商之与国,在河南省嵩县北。

☚ 郑   彤 ☛

崇chónɡ

Ⅰ  (高) high;lofty;sublime: ~ 山峻岭 high mountain ridges;high mountains and towering peaks Ⅱ  (重视;尊敬) esteem;worship;respect: 推 ~hold in esteem;praise highly;
尊 ~ worship;revere;venerate Ⅲ (姓氏) a surname: ~ 大年 Chong Danian
◆崇拜 worship;adore;idolize;
崇奉 believe in (a religion);worship;
崇高 lofty;sublime;high;
崇敬 esteem;respect;revere;
崇山峻岭 high mountains and lofty hills [peaks];lofty mountains and high ranges;
崇尚 uphold;advocate;
崇洋媚外 be crazy about foreign things and obsequious to foreigners;be subservient to foreigners;have a servile attitude to foreign things;trumpet servility to things foreign;worship (things foreign) and fawn on [upon] foreigners

古国名。❶亦称有崇氏。在今河南嵩县北。相传为鲧的封国。
❷商的与国。在今河南嵩县北,或说在今陕西沣水西。崇侯虎曾为商纣王的谄谀之臣,后被周文王攻灭。
❸春秋时秦之与国,居于崇伯鲧的旧都。公元前608年晋赵穿帅师侵崇。

崇chóng

本抑末|论宏议|山峻岭|雅黜浮|洋媚外

❷推备至

❹权重望

金文;篆chóng

[山(意符) +宗(聲符)→崇(《説文》:“崇,嵬高也。從山,宗聲。”崇:高〈崇山峻嶺、崇高〉。)]
魯迅 《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創造社是尊貴天才的崇創作,惡翻譯,尤其憎惡重譯的。”

崇chóng

(11画)

【提示】上面是山,下面是宗,不要错写成上面出、下面示的 “祟”。下面的示,起笔是横,不是点;第四笔宋体是撇,楷体是撇点。

*崇chóng

11画 山部 
(1) 高: ~高|~山峻岭。
(2) 重视;尊敬: ~尚|~敬|推~|尊~。

崇()


漢印文字徵
郭崇。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崇冠二州。

泰山都尉孔宙碑陰,東漢
門生魏郡館陶史崇字少賢。

孟孝琚碑,東漢
勉崇素意。

西狹頌,東漢
郡西狹中道,危難阻峻,緣崖俾閣,兩山壁立,隆崇造雲。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政崇無爲。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詔書崇聖道。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崇保障之治,建勿剗之化。

劉猛進碑,南朝陳
州里崇仁,朝敦啓子。

慈慶墓誌,北魏
尼歷奉五朝,崇重三帝,英名耆老,法門宿齒。

慈香慧政造像記,北魏
其跡道建崇□表常範。

鄧羨妻李榘蘭墓誌,北魏
太傅崇德,東夷樹聲。

于纂(萬年)墓誌,北魏
南枕脩逵,北負崇原。

元懷墓誌,北魏
追崇使持節假黄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太尉公侍中。

馬天祥等造像記,北齊
(師)崇業……

姚景等造像記,北齊
邑主前部郡従(從)魏崇禮。

張世寶三十餘人造塔記,北齊
自非妙智,無以鍳(鑒)崇。

趙桃椒妻劉氏造像記,北齊
知善可崇, 知𢙣(惡)可捨。

鄧州舍利塔下銘,隋
皇帝歸依正法, 紹隆三寶, 㤙與率土,共崇善業。

劉淵墓誌,隋
卒於崇政鄉敦行里。

陳君妻王氏墓誌,唐
崇基克搆。

崔祐甫墓誌,唐
轉中書侍郎集賢殿崇彣館大學士。

阎肇墓誌,唐
優崇武略。

張去奢墓誌,唐
祖崇。

魏叔元墓誌,唐
府君在日,性好崇善,割捨資財,布施供養。

多寶塔碑,唐
克成之業,聖主斯崇。
《説文》: “崇,嵬高也。从山宗聲。”
楚簡假 “宗” 爲 “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 簡45—46: “於是𫊝(乎)九邦畔(叛)之: 豐、 (鎬)、 郍、 、 于、 鹿、 耆、 宗(崇)、(密)須是(氏)。” 《詩·大雅·文王有聲》 : “即伐于崇, 作邑于豐。 ”

☚ 嵏   崔 ☛

崇chóng

上古形声字。从山,宗声。山高大状。引申指事物的高状。如:崇山峻岭|崇高的品质。再引申为尊重。如:推崇|崇拜|尊崇。

崇★常◎常


chónɡ形声,从山,宗声,本义为山高大,引申为高、尊重等。
【辨析】
崇/祟 见393页“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