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尼罗特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尼罗特人Nilotes一译“尼洛特人”,亦称尼罗人(Nilos)。东北非和东非的民族集团之一。主要分布在苏丹共和国(570万)、肯尼亚(430万)、乌干达(340万)、坦桑尼亚(45万)、扎伊尔(36万)、埃塞俄比亚(30万)和埃及(22万)。共约1,500万人(1978年)。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的特殊支系,身材高大,有“巨人集团”之称。分北、中、南三支,包括*努比亚人、*山地努比亚人、*丁卡人、*努埃尔人、*希卢克人、*巴里人、*洛图科人、*图尔卡纳人、阿乔利人、*马赛人、*卡拉莫乔人、*卡伦津人、*乔卢奥人、*帕里人、*帕当人等民族。所操语言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尼罗特语支。除北支外,大多保持原始信仰,崇拜自然力和祖先。尼罗河中上游为其发祥地。古代分布地域:东起阿比西尼亚高原,西到乍得湖畔,北达尼罗河第一瀑布,南及乞力马扎罗山脉。七世纪起,尤在十一世纪后,阿拉伯人沿尼罗河南进,尼罗特人被切割、驱散,地域收缩。十五世纪起,由于奴隶贸易兴起, 不少群体被灭绝, 或逃离故土, 迁至条件恶劣的尼罗河上游地带,人口锐减,地域更为缩小。行一夫多妻制。男女行不同的成年礼。按父系续谱、居住和继承财产。北支以农业为生,创造过麦罗埃文明;中支以畜牧为生,亦事农耕, 对东北非和东非的畜牧经济有过深远影响;南支主要从事畜牧业,兼事农业。其特有的年龄结群制度影响到东非北部班图各族的社会结构。尼罗特人中的*卢奥人在近代的南移和扩散,使东非地区的民族构成产生复杂变化。 尼罗特人 尼罗特人东北非和东非的民族集团之一。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上游及其支流的广阔地区,往南直达维多利亚湖。包括苏丹南部、乌干达北部,以及肯尼亚、扎伊尔、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约有1500万人(1978年)。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的特殊支系,身材高大,有“巨人集团”之称。分中、北、南3大支,包括努比亚人、山地努比亚人、丁卡人、努埃尔人等100多个小支系。尼罗河中上游为其发源地。在中古时期,分布地域广阔,东起埃塞俄比亚高原。西至乍得湖畔,南抵乞力马扎罗山,北达尼罗河第一瀑布。后来由于阿拉伯人移入北非和非洲之角以及班图人在大湖地区的扩散,尼罗特人被切割、驱散,地域缩小。15世纪起,由于奴隶贸易的兴起,许多部落惨遭灭绝,不少群体逃离到条件恶劣的尼罗河上游地带,人口急剧减少。所讲语言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尼罗特语支。大多保持原始信仰,崇拜祖灵,信仰多神。男女行不同的成年礼。南支各族以其特有的年龄等级制而闻名。青年男子有从牛脖子上吸吮鲜血的习俗。北支以畜牧业为生; 中支和南支主要从事畜牧业,兼事农业。 ☚ 加利西亚人 尼格罗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