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尺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尺牍 尺牍即书牍。尺指牍之长度。古代书简狭而长,故名。 ☚ 书牍 判牍 ☛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函札部 > 信函 > 尺牘 尺牘 chǐdú 亦稱“赤牘”。書信手札之代稱。因古人曾書信記事於一尺見方的木板(牘)上,故稱。《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贊》:“緹縈通尺牘,父得以後寧。”《漢書·陳遵傳》:“陳遵贍于文辭,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以爲榮。”唐·歐陽詹《送張尚書書》:“以尚書山容海納,則自斷于胸襟矣,豈在攸攸八行尺牘進退于人乎? ”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七:“嘗有應制科人成銳,集詩二篇,國子博士侯君以獻于隨,隨覽之,乃親筆尺牘答侯君。”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二》:“三人之人必習爲詞命,童子入小學則教之應對,蓋赫蹏未興,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陳而口宣之。” 尺牍 尺牍即“书信”,见该条。 ☚ 书札 一般书信 ☛ 尺牍❶ 指长一尺的木片,古代用以书写。《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及寝病,帝驿马令作草书~十首。” 尺牍 尺牍长一尺的木简,古代用以书写。也指书信。《汉书·陈遵传》:“性善书,与人~,主皆藏去以为荣。”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悠悠八行~进退于人乎?”鲁迅《致许寿裳》:“三四日前曾奉~,意其已氐左右。” ☚ 牍 简牍 ☛ 书信 书信信(信函;信札;信简;旨信;梅信;梅花信) 书(书札;书函;书翰;书子;书状;书素;书题;书邮;书启;书问;书疏;书缄;书尺;书柬;贴书;素书;尺书;咫书;音书;雁书;鸾书;系帛书;青鸟书;咫尺之书) 函(函件;函牍;函片;函札;函书;函柬;函问;尺函;公~;鳞函) 柬(书柬) 简(简札;简牒;简牍;简素;简毕;简翰;简帖;简墨;简缄;简尺;简椠;书简;素简;尺简;邮简) 缄(缄札;缄素;缄书;缄翰;鸾缄) 札(札翰;素札;霜札;尺札) 牍(尺牍;素牍;赤牍;竿牍;觚牍) 笺(笺函;笺札;笺牍;笺书;笺简;笺缯;尺笺;邮笺;素笺;鱼笺) 翰(翰札;尺翰;音翰) 鸿(鸿雁;鸿使;鸿信;鸿音;鸿鱼;鸿鳞;飞鸿;金鸿;麟鸿;鸿雁书)鲤(鲤书;鲤素;尺鲤;素鲤;双鲤) 鱼(鱼封;鱼封;鱼函;鱼讯;鱼信;鱼契;鱼素;鱼书;鱼笺;鱼缄;鱼雁;鱼幅;双鱼;鱼中素;五色鱼;鱼封雁帖;鱼书雁帖;鱼书雁信;鱼书雁笺;鱼书雁字;鱼书雁札;鱼书雁帛;鱼书雁足;鱼肠尺素;鱼肠雁足;鱼肠雁书;鱼笺雁字;鱼缄尺素;鱼笺雁书;鱼信雁书;鱼字雁书;鱼绫雁帛) 椠(蒲椠) 羽(羽书;羽鳞;羽翰;鳞书羽信) 疏(牋疏) 椷(椷书) 雁(雁足;雁帖;雁帛;岭雁;雁帛鳞笺;雁素鱼笺;雁帖鱼书;雁字鱼书;雁信鱼书) 文鳞 白鳞 尺纸 尺帛 尺素 尺题 尺一(尺一书) 尺楮 尺蹏 八行(八行书) 检素 毫素 邮筒音邮(企望~) 音徽 驿音 手启启劄 风牋 告教 旨问 旨告 旨示 笔椟 鳞羽 鳞素 鳞迹 鳞游 鳞鸿 鳞翼 鹅溪素 白绢斜封 另见:书写 音信 信使 笺纸 邮递 传递 交往 ☚ 书信 各种书信 ☛ 尺牍chǐ dú书信,书简。《汉书·陈遵传》:“与人~~,主皆臧去以为荣。” 尺牍 尺牍Chidu牍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片,高为一尺,因名“尺牍”。世称文稿、书信为“尺牍”。孙过庭《书谱》: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 ☚ 操觚 竹简 ☛ 尺牍 尺牍书信。汉代诏书写于一尺一寸长的书版上,后省称尺牍,用为书信的通称。《柳宗元集·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虽在京都,日数十人到门者,谁出秀才右耶?前已毕秀才可为成人,仆之心固虚矣,又何鲲鹏互乡于尺牍哉!” ☚ 竿牍 尺书 ☛ 尺牍 尺牍文体名。书信的异名。尺,谓书函书简之长;牍,指书写所用木简。汉代简策制度规定:诏书律令之简长三尺;抄写经书之简长二尺四寸;民间书信之简长一尺,故称之为尺牍。《史记·仓公传赞》:“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 ☚ 书简 书牍 ☛ 尺牍 尺牍古时用于载文的书版,现为书信的通称。中国在造纸术发明前使用的书写工具主要是简和牍。简主要由竹制成,汉简长约汉尺一尺,牍是经过加工的木片,长度为汉尺一尺一寸,故称尺一牍,后略称尺牍。竹简多用于抄写经籍,牍多用于公文书札。到了唐代,纸已普遍使用,但仍然沿用“尺牍”、“尺言”、“尺书”等词,“尺牍”的说法甚至保留至今。 ☚ 半月刊 双月刊 ☛ 尺牍chi du❶ corresponden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