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上海中小学教职员工消费合作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海中小学教职员工消费合作社 简称“教合”。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下上海教育界经济性、群众性兼备的组织。由吴若安、杨卫玉、孙起孟、章元善、陈鹤琴等27人发起。 1946年7月著手筹备。 筹备期间,由于发起人的关系,比较顺利地通过了当局的批准,解决了社址、仓库等问题,并筹集股金1170万元,吸收了404名社员。 遂于1946年10月6日在育才中学大礼堂正式成立。吴若安任理事长,中共地下党员睦忠诠任经理。 “教合”成立后,参加“教合”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以忘我工作的精神,创造条件,从生活和福利上多方面适应群众的需要,加强和社员的联系,把合作社办得有声有色。为方便教职员工购物,在全市先后建立12个门市部,并组织服务车把货物送到社员手中;筹设保健部,为社员义务诊病,担任健康顾问;实行定量配售制,特价配售物品,使社员在物价涨风频繁之际减少损失;采取福利储金、委托买卖、水电服务等方式方便社员;举行1947年的暑期义卖,支持学生的助学运动;出版定期刊物《教合通讯》,报道有关组织和业务消息,答复社员来信和意见,反映社员生活的困苦,指明教职员工疾苦的原因,激发群众对反动统治的仇恨,指出只有团结一致,互助合作,才能找到出路。 “教合”的工作争取了大量群众,到1948年5月,社员总数突破五千人,遍及全市474所公私立学校。 该组织及其活动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又经两年零七个月后才结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