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眦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眦漏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此症小眦之间生一漏,时流血水,其色鲜红。是病由心络而来,下焦火横行之疾。”治宜清热祛风除湿,可选用白薇丸或泻湿汤加减。

小眦漏

小眦漏

因火邪结聚或寒湿流注于小眦,溃而成漏,时流脓血水者,称为“小眦漏”。见于《证治准绳·七窍门》,谓:“小眦间生一漏,时流血,色鲜红。”
病因多为劳心竭思之人,心包络之相火挟湿,上犯小眦,热蒸肉腐为脓,溃破不愈, 日久成漏;或因劳伤肾,水不济火,虚火上炎,隐伏于小眦,肉腐血败成脓,脓血时流,久而成漏;或久病气血两虚,溃口迁延难愈,脓血常流;或因寒湿流注,血脉凝滞,蕴积日久,损伤营血,溃而成漏。
证属心包相火挟湿者,漏口周围肤色红赤,肿胀疼痛,脓汁粘稠,色黄带赤,间流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心利湿。方用泻湿汤(《审视瑶函》)。
证属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者,漏口周围皮肤淡红,隐隐作痛,时流脓血,或见口渴咽干,腰膝酸软,舌红,脉数。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益阴肾气丸(《兰室秘藏》),加羌活、防风。
证属气血两虚者,疼痛轻微,脓血较少,但久不愈合,舌淡白,脉细弱。治宜益气托毒,排脓生肌。方用黄芪汤(《审视瑶函》)。
证属寒湿流注者,局部酸胀隐痛,漏口周围肤色暗红,或紫暗肿胀,脓汁清稀色淡红,其味秽臭,甚或排出死骨腐肉,溃口久久不愈,兼见形寒肢冷,面色㿠白,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等。治宜温阳散寒,托毒化滞。方用阳和汤(《外科全生集》),或加味四物汤(《眼科集成》);如脓汁流出带红者宜加生地、熟地、粉丹皮、元参,又宜用寸冬、黄连、栀子、木通以泻心火;如脓汁流出带黑者,宜用熟地,枸杞子、雄片、补骨脂以温肾阳,又宜用朱砂、赭石、琥珀、柏子仁以镇心火;如脓汁流出带黄者,宜用苡仁、白术、猪苓、土茯苓以除脾湿,又宜用黄连、寸冬、栀子、木通以泻心火。
外用补漏生肌散(《审视瑶函》)。如久治不愈者,可行手术治疗。

☚ 大眦漏   白涩症 ☛

小眦漏xiǎo zì lòu

fistula of lateralcanthu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