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屯南地甲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屯南地甲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上、下两册,共5分册。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上册2分册,1983年出版下册3分册。上册著录甲骨4612片,包括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4589片及1975年至1977年小屯一带零星采集的23片。该书拓片以田野发掘时的地层、灰坑、房基址、墓葬为单位排列,同一单位中则依出土时的顺序排列;每片下均注有出土的编号及在本书中的编号。拓片大抵依原大影印,少数特大者缩印编入,而另编原大拓本为附册。《前言》介绍了本批甲骨的发掘整理经过以及出土概况,讨论了典型地层叠压关系与甲骨的分期问题,阐述了本批甲骨资料在研究商代贞人、称谓、方国、军旅编制、天象、百工等方面的史料价值,并就其中几组卜辞的时代、字体、事例、内容进行了探讨。书前有凡例、前言、图版号及拓片顺序号目录表、龟甲统计表、背文统计表等。下册第一分册为释文,顺序悉依原拓本。残缺之字或字迹不清者均加标记,并另出摹本(第二分册),多数甲骨标有时代,每片还标明钻凿形态。第二分册为字、词及人名、地名索引和摹本,第三分册为钻凿图版和统计表等。本书是科学发掘所得甲骨的一部最科学的著录书,它使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的考古考察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下册第三分册卷首的《小屯南地甲骨的钻凿形态》一文,是几十年来关于钻凿制作工艺过程最科学、最全面、最系统的论述。 小屯南地甲骨殷墟发现的商代后期王室占卜遗物,因出土于小屯村南地,故名。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共出土甲骨4511片,其中龟甲69片、牛胛骨4442片。时代包括殷墟甲骨分期中的一期、三期、四期、五期,绝大多数为康丁、武乙、文丁卜辞,有少量的武丁和帝乙、帝辛卜辞。刻辞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祭祀、农业、田猎、征伐、天象、旬夕、王事等,其中有些内容是过去所未见到的,包括新发现的贞人、称谓、方国、军旅编制、百工以及新的字、词、人名、地名等。这批甲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土数量最多的一次,且地层明确,卜辞内容丰富,为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参见“商周甲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