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尿
尿液内含有血液或多量红细胞者称血尿。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最常见、最早出现的一种共同症状。连续二或三次尿液经离心沉淀后,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10个以上红细胞者,可确定为“血尿”。尿多次检查存在上述情况,应作尿爱迪氏计数。儿童12小时尿红细胞数超过25万为异常。应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明确血尿的原因,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血尿的分类;
(1) 血尿按其与排尿前后关系,可分为
❶初血尿: 排尿开始,尿液带血,以后尿液清晰,初血尿来自前尿道。
❷终末血尿:排尿开始及排尿中间均无血尿,至排尿终末时才出现血尿,终末血尿来自膀胱三角区,膀胱颈或后尿道。
❸全血尿: 排尿全程带血,全血尿来自膀胱或上尿路。上述三种类型可通过尿三杯试验确定,但新生儿难以用这种方法检查。
(2) 按致病原因分类:
❶肾前性:如血液病、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胶元性疾病、变态反应、药物或食物过敏等引起。
❷肾性:如先天性肾畸形、外伤、肿瘤、炎症(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和肾结核)。
❸肾后性: 如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重复输尿管、损伤、膀胱尿道炎、膀胱横纹肌肉瘤、包茎、尿道口炎症、尿道狭窄、尿道瓣膜、泌尿系统结石或异物等。
血尿确定后,需了解详细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发生原因及选择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上述分类方法有助于初步了解病变的位置和原因。血尿常以二种形式表现,一是血尿同时伴有致病原因的典型表现,如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出现的血尿,可同时出现尿少、浮肿、高血压、蛋白尿及管型。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时,病变于下尿路。属炎症性质者,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肾输尿管膀胱畸形及结石可通过各项X线造影检查确定诊断。血尿的另一种形式如单纯性血尿,很少,或不伴随其他表现,经过系统检查包括脱落细胞检查仍无法诊断时,病变常位于肾脏,肾活检多能了解疾病的原因,如局限性肾炎或其他罕见疾病。部分仍未能弄清原因者称原发性血尿。
血尿多数提示尿路有病变,且常为病变的早期信号,必须及时检查,确定病因进行治疗。草率处理会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对原因未明的血尿,采取对症处理,但应定期复查,以了解病程进展情况,或可明确诊断和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