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封建社会的道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封建社会的道德在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包括两种根本对立的道德——地主阶级道德和农民阶级道德。地主阶级的道德居于支配地位,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农民阶级的道德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全部或绝大部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劳动;同时,封建社会建立起更加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社会道德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以维护或反对宗法等级制度的尊卑贵贱秩序为基本内容。地主阶级把人自天子至庶民分为不同等级,各等级有相应的特权和严格的界线,把身份作为评价善恶荣辱的标准,以尊尊、亲亲、忠孝为根本的道德原则规范,并按宗法等级划分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与之相反,农民阶级则要求“等贵贱、均贫富”,并以此形成区别于地主阶级的道德行为准则。其次,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道德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神秘化,这是封建社会道德的重要特点。统治阶级借助国家政权或宗法组织对各种道德要求作出正式表达,形成严密完整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理论体系,有时还借助神意、“天命”,把这些规范强加于人们。再次,道德的调节功能进一步强化。封建统治阶级不仅利用宗教和政权等外部强制力量,而且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加强对人们的精神控制。封建社会的道德是奴隶社会道德的继承和发展。与奴隶社会道德比较,其进步性在于或多或少地尊重劳动者的价值和尊严;地主阶级道德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和理论化;农民阶级初步自觉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发展了勤劳、节俭等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但地主阶级的道德更具伪善性,其能动作用的强化,更成为奴役和禁锢劳动人民思想的精神枷锁;农民阶级道德也反映了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等落后的一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