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壮族聚居地区。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韦拔群、雷经天等领导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民武装举行百色起义,成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右江革命根据地以百色、恩隆、奉议、东兰为中心,先后建立了百色、恩隆、奉议、东兰、恩阳、思林、果德、凤山、凌云、都安、那地、向都、镇结、那马、隆安等15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委员会,人口100余万。开展土地革命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粉碎了国民党桂系军阀和右江土豪劣绅民团的多次进攻,红七军主力扩大到7000余人,右江赤卫军武装有万余人。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后,韦拔群、陈洪涛等率领重新组建的红21师和右江赤卫军武装,开展右江三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冬,根据地丧失后,红军游击队继续坚持右江地区和滇黔桂边区的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