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豕涉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豕涉河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卜商字子夏,春秋时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当时的史书)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 后以“三豕涉河”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梁书·裴子野传》范缜“表”:“且(子野)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脱(通悦,音tuì,恰好,合宜)置之胶庠(周朝时学校名,胶为大学在王宫东面,庠为小学在西郊),以弘奖后世,庶一夔之变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