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气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气化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指阴阳二气化生万物。 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推进了古代唯物主义元气说,提出太虚乙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虚聚合而成有形的气和物,物毁灭复归于太虚,他把太虚——气——物——太虚的转化过程叫气化,也叫道。他说:“由气化有道之名”(《正蒙·太和》),气化即道,指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准则。程颢、程颐及朱熹也讲气化,二程说:“万物之始皆气化”(《二程遗书》第五),把物看成由气聚合而成形,有形之后,再“以形相禅”,使物种绵延不绝,叫“形化”。 但他们是把气化看成“形而下”的,是由“形而上”的道或理派生出来,理气相较,理为本原,气是理生物的材料和中间环节,这就把气化纳入他们的唯心主义体系。清代的戴震继承张载的气化思想,并加以发挥,把气及其变化流行、生生不息的过程叫作道,提出:“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孟子字义疏证》卷中)从而他把气化和道作为对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一种表述,是宇宙万物生化的根本。并以这个思想为基点,对老庄佛学把神看作超乎气化之上,理学把理看成超乎气化之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批判,指出一切道和理都寓于气化过程中,离开气化不可能有孤立自存的理,坚持了唯物论。 气化流行,也被近代哲学广泛应用,是阐述进化与发展的重要范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